[实用新型]自动导入梯度螺纹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872.4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3/02 | 分类号: | F16B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导入 梯度 螺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螺栓的螺纹,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装配用,具有斜度的自动导入梯度螺纹。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用品,汽车在设计时各个组成零件都是根据设计要求预先设定好 , 以连接件及紧固件组装。这些组成零件、连接件及紧固件共同用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对紧固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车零部件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 但是由于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由于零件磨损、道路坑洼不平造成的剧烈颠簸、底盘零件受 损、轮胎磨耗等原因这些零件、连接件及紧固件产生质量变化。一旦产生质量变化就可能产生诸如轮胎异常磨损、零件磨损加快、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飘、油耗增多等安全问题。在维修拆装时,需要将紧固件例如螺栓拆下,多次拆装会导致紧固件例如螺栓的螺纹失效,容易引起共振和疲劳破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人们用车理念的日益多元化,要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必须有更新、更全面的紧固件产品,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更便捷的汽车安全性。对于装配在汽车尾门的安装铰链、前副车加架上等位置,螺栓连接紧固件而言,装配卡枪、打滑等问题常常困扰组装者。当普通螺栓倾斜或其他非正常形式旋入内螺纹时,容易出现打滑、卡枪、螺纹咬死等问题,影响装配的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因此,现有技术的尾门铰链等处装配螺栓的螺纹,还有提升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斜度的自动导入梯度螺纹,以解决现有螺栓的螺纹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导入梯度螺纹,包括一第一螺纹部、一第二螺纹部和一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牙高度一致,所述第三螺纹部的螺牙高度一致;所述第二螺牙部为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之间的过渡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牙高度有高低差和角度变化。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导入梯度螺纹,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牙的高度是0.12mm, 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牙高度是0.47mm,所述第三螺纹部的螺牙高度是0.79mm,变化角度是15度。
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导入梯度螺纹,所述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及第三螺纹部一次挤压成型。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出一种螺栓导向螺牙设计斜度循序渐进变化至完整螺纹,装配时,不卡枪、打滑,提高装配效率,螺栓结构可靠,导向上增加了梯度过渡的螺纹,即使螺栓倾斜旋入内螺纹,导向上的螺纹也可以和内螺纹啮合,从而引导螺栓摆正,并顺利的旋入内螺纹,达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
第一、本申请有效控制螺牙设计斜度循序渐进过渡完整螺纹,防止了装配卡枪、打滑等问题;
第二、本申请导向上增加了梯度过渡的螺纹,即使螺栓倾斜旋入内螺纹,导向上的螺纹也可以和内螺纹啮合,从而引导螺栓摆正,并顺利的旋入内螺纹,提高装配效率,结构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三、本申请既适用于人工装配,也可用于自动化装配,适用性强。
当然,实施本申请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变化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圆圈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自动导入梯度螺纹,包括一第一螺纹部10、一第二螺纹部20和一第三螺纹部30,所述第一螺纹部10、第二螺纹部20和第三螺纹部30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螺纹部10螺牙高度一致,所述第三螺纹部30的螺牙高度一致;所述第二螺纹部20螺牙为所述第一螺纹部10和第三螺纹部30的过渡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20螺牙牙高有高低差和角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华长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