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球冲击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2537.7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2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非凡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7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球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球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在矿山之类的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体积相对较大的矿石通常采用锤式破碎机破碎,锤式破碎机的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252271B(锤式破碎机)、CN101947478B(终筛机构可移式单段锤式筛分破碎机)、CN101947479B(结构改进的单段锤式筛分破碎机)、CN101972682B(单段锤式筛分破碎机)和CN101972683B(终筛机构可调式单段锤式筛分破碎机),等等。对于体积相对较小的矿石以及对由前述锤式破碎机后的矿石通常采用钢球与矿石相混合的方式击碎并磨细,并且通常情况下,矿料与钢球的体积比为4-5∶1,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916857U(立式振动冲击破碎机)、CN201711185U(筒筛式超细破碎机)、CN202191937U(一种笼式滚筒钢球细碎机)和CN203448145U(干式球式破碎机),等等。
通过对上述利用钢球将矿石击碎并磨细的五篇专利说明书的阅读可知:钢球质量的优劣对矿料的击碎和磨细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矿产企业以及水泥生产企业的生成成本也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如果钢球在破碎机(也称球磨机)的破碎腔(也称球磨腔)内与矿料频繁撞击过程中易出现龟裂、剥脱,那么钢球耗用量无疑会显著增大。因此钢球的耐冲击强度以及耐磨性是考量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为了了解钢球的抗冲击强度,以利判断钢球生产工艺以及用于制造钢球的钢材的材质是否优选,等等,钢球生产厂商通常需对由每个批次如不同牌号的钢材如钢圆棒制作的钢球进行取样并进行冲击试验。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用于对钢球进行冲击试验的钢球冲击试验机的技术信息,如CN103335808B推荐的“一种具有V形下落钢管的钢球试验装置”和CN103323208B提供的“一种钢球下落与碰撞试验装置”,该两项专利方案虽然能够兑现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各自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着从下落直管下落的后一钢球不能与前一钢球有效撞击的欠缺。典型的如CN100365137C介绍的“离心抛射式钢球互撞强化机”,其是通过机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带动主轴,由主轴带动设在主轴上的叶轮以及位于叶轮之间的凸形钢球分配器,由凸形钢球分配器将钢球抛入钢球强化料仓,由钢球强化料仓的底部的斜面导流槽导出,再经钢球输送装置提取并返回至凸形钢球分配器,如此循环。该专利方案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凸形钢球分配器接连不断地甚至在倾刻间将多个钢球以扎堆状态抛入钢球强化料仓,因而钢球在离开凸形钢球分配器时便产生相互撞击,于是钢球之间的碰撞冲击力是较小的,不利于获取期望的冲击试验效果。然而在测试过程中,只有使后一钢球与前一钢球有效撞击,才能获得理想的冲击试验效果;其二,由于该专利自凸形钢球分配器抛出的钢球会率先与钢球强化料仓的仓体侧壁相撞,因而易损及钢球强化料仓;其三,由于需要使用两套动力机构,一为一体化控制装置的电机,二为钢球输送装置的电机,因而一方面致使结构复杂,另一方面不利于节省电能;其四,由于当钢球碎裂时因形态改变而极易对钢球强化料仓的出料口堵塞,使后续进入的钢球积聚在钢球强化料仓内,必须清堵后才能继续测试,因而会增加在线作业人员(值机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影响测试效率,因为清堵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钢球以逐个状态有序跌落而藉以保障在后跌落的钢球与在先跌落的钢球有效撞击、有利于变封闭式的钢球强化料仓为敞口式的球道构造而藉以简化结构并且能在无需停机状态下方便地将碎裂的钢球取离、有益于减少动力机构而藉以节省电能消耗并且方便日常检护的钢球冲击试验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非凡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非凡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2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的固持组件、无人机及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组的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