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9216.1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生;刘斌;杜野;吴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33;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电机 控制器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领域存在三种主要类型:
(1)、铝电解电容器,应用时一般采用多颗并联,优点为成本低,缺点为寿命达不到应用要求(尤其是汽车行业10年5万公里),电气性能不理想、失效率高。
(2)、油浸式薄膜电容器,优点为电气性能理想、散热条件好,缺点为失效模式不安全、成本高。
(3)、圆柱形干式薄膜电容器,应用时一般采用多颗并联,优点为较铝电解电容器寿命长,较油浸式薄膜电容器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是基于第(3)点中的薄膜电容器,传统的薄膜电容器体积大,重量大,而且单一电容器只能控制单台电机,空间利用率低,本实用新型以前解决传统薄膜电容器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倒L形上层铜排、L形下层铜排、铜排绝缘层、两芯子组件、灌封层;铜排绝缘层隔离两铜排的竖端;所述倒L形上层铜排横端和L形下层铜排横端上下设置,两横端各设有两分离的焊接部,两芯子组件设于两两相对的焊接部之间;两铜排竖端外侧设有三组引脚,延伸至外壳外侧,其中两组分别对应两芯子组件,第三组为电源引脚;灌封层将配置好的两铜排、铜排绝缘层、两芯子组件封装于外壳内部。
较佳地,两芯子组件对称设置,各包含同等数量的芯子。
进一步地,芯子呈圆柱状或椭圆柱状,上下两面为喷金面。
进一步地,每一芯子组件由阵列排布的芯子层叠而成。
较佳地,三组引脚中,两芯子组件对应的每一组设有三对引脚,第三组电源引脚为一对引脚,其设于中间,三组引脚以电源引脚呈对称分布。
较佳地,灌封层为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汽车电动成为一种趋势,跑车、越野、SUV等越来越多的车型也采用电力驱动,动力系统向大功率、多个驱动方向发展,需要开发配合双电机、轮毂电机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可以实现双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支撑,实现车辆多个动力驱动和动力混合。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一个电容器装配的控制器控制2台电机同步工作;
(2)、实现一个电容器壳体内置2个独立的电容器;
(3)、采用电阻焊工艺,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IGBT开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双电机驱动器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双电机控制器的薄膜电容器,包括外壳1、倒L形上层铜排2、L形下层铜排3、铜排绝缘层4、两芯子组件5、灌封层;铜排绝缘层4隔离两铜排2、3的竖端;所述倒L形上层铜排3横端和L形下层铜排2横端上下设置,两横端各设有两分离的焊接部,两芯子组件5设于两两相对的焊接部之间;两铜排竖端外侧设有三组引脚6,延伸至外壳1外侧,其中两组分别对应两芯子组件5,第三组为电源引脚;灌封层将配置好的两铜排2、3、铜排绝缘层4、两芯子组件5封装于外壳1内部。
两芯子组件5对称设置,各包含同等数量的芯子;芯子呈圆柱状或椭圆柱状,上下两面为喷金面;代表电容器正负2个极性,由若干个芯子分多排、多列、多层组合构成电容器芯子组件5,该芯子组件5为电容器的核心,已具备基本的电气性能。图1所示实施例为单层构造,此时整个电容器的尺寸最小;当为多层构造时,相应地两铜排竖端长度加长,电容器高度会有所增加。再由两个对称的芯子组件5通过电阻焊工艺连接到叠层铜排2、3便构成电容器本体,该本体通过模具/治具定位固定装入外壳内,最后通过真空灌封工艺填充聚氨酯和环氧树脂(1:1混合物),热烘烤后完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中,三组引脚6中,两芯子组件对应的每一组设有三对引脚,第三组电源引脚为一对引脚,其设于中间,三组引脚以电源引脚呈对称分布。
参见图2,每一芯子组件5都具有独立的电气性能,可以单独为IGBT开关7提供功率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北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机及绕线机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