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7152.7 | 申请日: | 2016-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格亚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2;F26B2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 地址: | 301717 天津市武清区豆张***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干燥 系统 | ||
1.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构和四组空气源高温热泵机组,每组空气源高温热泵机组均包括冷凝器(135),所述冷凝器(135)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冷凝器(6)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冷凝器(7);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竖直放置的隔板(103),所述隔板(103)将箱体(1)内空间分隔成烘干室(101)和回风室(102),置于烘干室(101)内隔板(103)一侧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冷凝器(6),两个第一冷凝器(6)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冷凝器(7);
每个第一冷凝器(6)和每个第二冷凝器(7)上分别固接有多个吹风机(11),所述吹风机(11)置于回风室(102)内,且每个吹风机(11)的吹风口分别朝向烘干室(101);
回风室(102)内的隔板(103)下部靠近第一冷凝器(6)和第二冷凝器(7)处分别固接有多个吸风机(10),且吸风机(10)上吸风口的一端穿过隔板(103)朝向烘干室(101);
所述烘干室(101)内上部设有多个除湿罩(8),每个除湿罩(8)的方向分别朝下,所述烘干室(101)外侧设有除湿管道(9),所述除湿管道(9)将每个除湿罩(8)的排湿口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01)内设有上下排列的多条网带,且相邻网带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每条网带的端部均比上一层网带沿其物料移动方向延伸出一定距离用于接物料,最上层网带的首端延伸出箱体(1)外侧构成接料端,所述箱体(1)一侧的下部开有出料口(104),最下层网带的末端靠近出料口(104)构成收料端,烘干室(101)内一侧壁和隔板(103)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层数与网带相同的支撑板(5),支撑板(5)分别用于支撑网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网带分别由驱动电机(12)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高温热泵机组还包括蒸发器(131)、气液分离器(133)和热泵压机(134),所述蒸发器(131)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13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33)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热泵压机(13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热泵压机(134)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冷凝器(13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35)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器(133)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33)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31)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135)出液口与气液分离器(133)进气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分液器(132),所述气液分离器(133)出液口与蒸发器(131)进气口的连接管路上依次设有毛细管(139)和分液器(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35)内部设有双层螺旋铜管,螺旋铜管内层装有水,螺旋铜管外层装有冷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33)出气口与热泵压机(134)进气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低压压力表(13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压机(134)出气口与冷凝器(135)进气口连接的管路上依次设有高压压力表(137)和阀门(13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132)与气液分离器(133)进气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13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31)的出液口和进气口处分别设有阀门(136)。
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36)为三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格亚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格亚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71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围岩变形模拟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揭开式纤维纹理防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