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5650.8 | 申请日: | 2016-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1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蒸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44305 | 代理人: | 叶新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蒸汽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饮业,无外乎是蒸、煮或炒,对于蒸、煮的加工方式,有的采用直火式加热方式,其结构是在炉台上架设一铁锅,在铁锅内装上水,再在铁锅内放一蒸笼,将食品装在蒸笼格内,通过柴火或煤火直接加热锅底,将锅内的水烧开,用水产生的蒸汽来蒸熟蒸笼内的食品;如果是煮就不用蒸笼,而是直接在铁锅内加水烹煮就可以了,这种方式非常传统,由于其存在能源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大,已逐渐被淘汰,现在除了在农村,遇到红白喜事还在使用外,在城市的各类餐饮业也难见到。
现代餐饮业大多使用电热方式来实现蒸或煮,电加热方式分为内置电热式和外置电热式两种。无论是内置或外置电热式,都需要对大量的水进行加热,其缺点一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加热,其缺点二是加热耗时长,难以瞬间产生蒸汽,效率不高,其缺点三是水垢较多,容易出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充分避免炒糊炒焦,并且蒸汽炒锅炒出来的菜味道鲜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使其能用较少的水迅速产生蒸汽,减少耗能和水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包括蒸汽发生器、导气管和炒锅,所述蒸汽发生器和炒锅通过导气管连接,并且所述炒锅中下部设置有进气孔与导气管末端相通。
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的末端为环形管,并且环绕在炒锅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上部设置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可以使蒸汽导入到炒锅底部。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为一个以上,优选为三个,并且呈三角形平均分布。
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组件、螺旋盘式汽管、水泵,水泵连通汽管的进水口,汽管的出汽口与导气管连接,其中,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丝和导热块,发热丝置于导热块上,汽管嵌入于导热块内。
进一步地,导热块为铝导热块。
进一步地,导热块上设有用于容纳汽管的螺旋形凹槽,汽管置于凹槽内并且凹槽内设有覆盖着汽管和凹槽的传热材料层。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设在一个容纳盒里,容纳盒内与加热组件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外壳内还设有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与发热丝电连接以控制发热丝的加热工况。
进一步地,汽管的出汽口处设有用于检测蒸汽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导热块上设有用于检测导热块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外壳前端设有按键和按键电路板,按键设在按键电路板上并与按键电路板电连接,按键电路板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外壳后端还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蒸汽炒锅,导热块对螺旋盘式的汽管进行加热,水泵输入少量的水在汽管内一边流动一边变成大量蒸汽,这种结构不需要对大量的水进行加热,耗能得到减少,水用量得到减少,蒸汽产生速度快,而由于耗水量低,产生水垢也非常少,使用可靠性高。另外,本发明蒸汽炒锅,其蒸汽温度可以高于100℃,甚至高达120-250℃或以上。
(2)本发明使用顶部进气的蒸汽炒锅,具有不漏水,体积小,一体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新型的蒸汽炒锅结构侧面图。
图2新型的蒸汽炒锅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蒸汽炒锅,包括蒸汽发生器1、导气管3和炒锅2,所述蒸汽发生器1和炒锅2通过导气管3连接,并且所述炒锅2中下部设置有进气孔4与导气管3连接。所述导气管的末端为环形管5,并且环绕在炒锅的中下部。所述进气孔上部设置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可以使蒸汽导入到炒锅底部。所述进气孔优选为三个,并且呈三角形平均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蒸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蒸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5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萃取智能养生壶
- 下一篇:一种水电一体电水壶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