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阻尼减振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5497.2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萧智聪;陈宏宇;曾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阻尼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减振座椅。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等,由于作业载荷大,工况差,伴随着大量的振动,会降低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易造成驾驶者疲劳,长期驾驶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损伤。针对此情况,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隔绝或减小振动直接传递至人体的影响。现有的座椅只是简单的安装在驾驶室内,结构简单,却无法有效的隔绝或减小振动的传递。如专利CN103332128B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座椅,包括底座架体、设置于底座架体上的靠背架体及供使用者乘坐用的片状的承载连接件,承载连接件的底端连接于底座架体上,其中,该汽车减振座椅还包括一减振器及一滑动杆,滑动杆呈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靠背架体上,且滑动杆在靠背架体上横向布置,承载连接件的顶端连接于滑动杆上,减振器设于底座架体或靠背架体上并具有一弹性伸缩的输出端,输出端与滑动杆连接。从而使得汽车减振座椅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组合安装简单便捷的优点,进而大大降低了生产及组合安装的成本,且减少了本发明的汽车减振座椅所占用的空间,大大提高了适应性。
该座椅虽然也具有减振效果,但是该减震器是装置椅背上的,不适用于载荷大、工况差的工程机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大幅度消除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振动对座椅的影响,避免共振的产生的液压阻尼减振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阻尼减振座椅,包括座椅、安装支架、支座,所述的座椅底部设置支座,支座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液压阻尼装置,该液压阻尼装置分别连接安装支架和支座。
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固定杆,各固定杆一端连接在底板上,另一端连接支座。
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至少2个安装孔,通过各安装孔与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的固定杆一端焊接在底板上,另一端设有销孔,与支座铰接联接。
所述的支座模块化设置,其上设有至少三个凸起,分别与安装支架以及液压阻尼装置连接。
所述的液压阻尼装置包括本体和移动杆,本体一端连接安装支架,另一端连接移动杆,移动杆连接支座,且设有使移动杆复位的复位弹簧。液压阻尼装置内部装有航空液压油。
所述的液压阻尼装置与安装支架以及支座构成四连杆机构:支座作为连杆机构的一个组成构件,与安装支架相铰接,同时液压阻尼装置作为连杆机构的另一环,与安装支架和支座相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的液压减震组件,由支座、安装支架、液压阻尼器构成液压阻尼减振座椅,这样使得工程车辆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被液压阻尼装置所吸收隔离,从而防止座椅的振动,同时液体的阻尼频率与机械相差较大,可避免共振的产生,从而防止了振动传递至座椅,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确保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座椅,2.安装支架,3.液压阻尼装置,4.支座,21.安装支架底板,22.安装支架固定杆,31.移动杆,32.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液压阻尼减振座椅,包括座椅1、安装支架2、液压阻尼装置3、支座4。
所述的安装支架2包括底板21和至少两个固定杆22,所述的底板21上设有至少2个安装孔,通过各安装孔可方便地与工程机械车身固定连接。各固定杆22(本实施例中有两个)一端焊接在底板21上,另一端设有销孔,与支座4铰接联接。
支座4起到支撑座椅1的功能,安装在座椅1底部,所述的支座4模块化设置,同时其上具有至少3个凸起,分别与固定杆22和液压阻尼装置移动杆31相铰接。
液压阻尼装置3至少有一个(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所述的液压阻尼装置3包括本体32和移动杆31,本体32一端连接安装支架2,另一端连接移动杆31,移动杆31连接支座4,且设有使移动杆31复位的复位弹簧。液压阻尼装置3与底板21和支座4相联接,构成四连杆机构,液压阻尼装置的移动杆31可沿本体32发生相对移动,本体32内充满航空液压油,可工作与严寒高热环境下,同时设置有至少一复位弹簧,提供移动杆31的回复力。
当工程机械车身受到剧烈振动冲击时,液压阻尼装置的移动杆31将克服复位弹簧力及车体的振动加速度,与本体32发生相对移动,消除车体振动的影响。一旦振动消除,移动杆31将在复位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复位。由于液体阻尼的频率特性与机械振动频率相差较大,可避免座椅与车体的振动产生共振的现象,有效的避免和消除振动对座椅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5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枕升降旋转左右360度旋转结构
- 下一篇: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