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0456.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利;黄明有;赵倩文;刘小华;袁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车身 加强 结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五连杆机构在车身的安装方式为:在安装点位置设计车身支架和加强板,安装点之间不存在力的传递。这种形式的五连杆车身安装结构,无法将载荷或受力进行传递,从而导致安装点位置应力集中,存在车身开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该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通过在五连杆的安装点之间设置连接板,使得五连杆的安装点彼此之间可以传递载荷或力,进而有效避免了五连杆的安装点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包括:地板纵梁;后悬下臂支座,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上设置有五连杆第一安装点,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与所述地板纵梁之间连接有后悬支座安装连接板;后悬上臂支架,所述后悬上臂支架上设置有五连杆第二安装点,所述后悬上臂支架与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之间连接有后悬支架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通过在五连杆的安装点之间设置连接板,使得五连杆的安装点彼此之间可以传递载荷或力,进而有效避免了五连杆的安装点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座安装连接板上设置有翻边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架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座安装连接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地板纵梁和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架安装板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与所述后悬上臂支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架安装板构造为盒状结构,所述中间连接件置于所述盒状结构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第一中间连接件和第二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后悬下臂支座上,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后悬上臂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与所述后悬下臂支座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与所述后悬上臂支架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悬支架安装板与第一中间连接件螺接固定,所述后悬支架安装板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螺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因此该车辆的安全性更好,车身结构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仰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地板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五连杆车身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地板纵梁110,后悬下臂支座120,后悬上臂支架130,后悬支座安装连接板140,翻边结构141,后悬支架安装板150,加强凹槽151,第一中间连接件161,第二中间连接件162,五连杆第一安装点101,五连杆第二安装点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0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风窗下横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客车中的储气筒抱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