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复合板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031284.1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公告)号: CN206141058U 公开(公告)日: 2017-05-03
发明(设计)人: 张筱丽 申请(专利权)人: 瑞和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32B27/20 分类号: B32B27/20;B32B27/06;B32B27/32;B32B17/02;B32B27/12;B32B27/34;B32B33/00
代理公司: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72 代理人: 王晓东
地址: 中国香港未央区***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 复合 板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气凝胶呈半透明淡蓝色,质量极轻,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固体烟”。气凝胶早在1931年就由加利福尼亚斯托克顿太平洋学院的材料科学家史蒂芬〃琼斯博士研制开发出来。它的主要成分和玻璃一样也是二氧化硅,但因为它99.8%都是空气,所以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几。其非常坚固耐用,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在温度达到1200℃时才会熔化。气凝胶既轻而且绝缘性好,它的孔隙直径约20nm,大量的细微孔隙和微量的固体物质使气凝胶具有极好的隔热功能。同时,多孔隙的内部构造使气凝胶具有极好的隔声性,但光线却能够穿过。由于具备这些特性,气凝胶便成为航天探测中不可替代的材料,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都用它来进行绝热。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拥有高弹性和强吸油能力。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16毫克,仅是空气密度的1/6。专家介绍,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1931年,美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气凝胶,外号“凝固的烟”。2011年,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创下了当时最轻材料的纪录。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我国的石墨储备非常丰富,占全世界的2/3。科学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石墨高效利用的方法。“把石墨变成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其价值可以上升数千倍。”高超的课题组经过五六年的探索,制备出了一维的石墨烯纤维和二维的石墨烯薄膜。打算把石墨烯做成三维多孔材料来打破这美国科学家的纪录。

汽车地板是汽车内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汽车内饰的需求和品位不断的提高,对汽车地板的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和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板材层之间接合多为黏性连接,使用过程中板材上层不断受力造成相应反作用力作用于板材内部,使用时间稍长会造成板材内部各层间黏性变差做相对运动,甚至滑脱,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汽车内饰复合板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复合板材,该板材具有加固机构,能够使得中基板层与上基板层的接合十分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复合板材,包括中基板层200、上基板层100、无纺层300、胶膜层400;所述中基板层200上侧为所述上基板层100,所述中基板层200下侧为所述无纺层300,所述上基板层100上侧为所述胶膜层400;所述中基板层200材质为气凝胶;所述上基板层100材质为PP-GF复合板材;所述无纺层300材质为绵纶纤维;所述胶膜层400材质为热熔性胶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基板层包括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上基板层包括表面和底面;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底面间设置有加固机构,包括限位凹槽、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点结构相吻合,能实现嵌入式卡合,以加固中基板层与上基板层的接合,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凸点自所述第一主面向所述底面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凹槽自所述底面向所述表面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凸点为圆弧形凸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凸点,每两个限位凸点之间的间隔为10~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凸点,其顶端与第一主面的垂直距离为4~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内饰复合板材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基板层200厚度为10~2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和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未经瑞和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1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