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轴绕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16946.8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声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9 | 分类号: | H01F41/09;H01F41/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轴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轴绕线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得到普及,几乎是人手一台,因此手机所需的配件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扬声器就是其中一种。
手机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电声设备,即通过产生机械震动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力-声”的转换,手机扬声器具有超薄、重量轻、占用空间小、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铜制线圈,扬声器通电后,线圈为通电导体,在受恒磁场的磁感应作用下,线圈将产生运动,运动方向随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如此线圈动作,将带动扬声器的振膜运动,从发出声音。
线圈需要经过缠绕成为特定的形状才能够安装在手机扬声器中,传统工艺中,线圈都是通过绕线机缠绕后,由操作人员进行人工的拉伸和塑形,使线圈成为能够使用的形状。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线圈,需要消耗的人力极多,并且操作的速度较低,不仅效率很低,并且生产后的线圈杂乱、不便收集,有时还容易因为线圈的杂乱被拉伸而损坏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轴绕线圈,其具有便于收集且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六轴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转盘,转盘上环绕转轴固定有6根轴架,机架上环绕转轴分别设置有用于加工线圈的绕线单元、剪线单元、塑形单元和热固单元,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便于收集线圈的收集单元,收集单元包括位于剪线单元下方的废料收集槽和位于塑形单元下方的成品收集槽,成品收集槽呈倾斜设置,并且成品收集槽末端连通有收集箱。
如此设置,转轴在机架内旋转,带动转盘及转盘上的轴架绕中心转动,轴架先旋转到绕线单元处进行铜线的缠绕成为圆形圈状,然后旋转到剪线单元将铜线的两端剪断,在接下来旋转到塑形单元处将圈状的线圈加工成为方形的线圈,在加工的同时通过热固单元将缠绕在一块的铜线加热,使之粘合在一块,成为一个整体,如此铜线更不容易受到拉扯而损坏,加工呈方形线圈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扬声器上安装线圈,同时可以提升扬声器的音质,使扬声器的声音具有宽指向性,低失真的特点,塑形单元下方的成品收集槽可以将塑形后的方形线圈导入收集箱内进行存储,成品收集箱倾斜设置方便线圈划入收集箱内,剪线单元下方的废料收集槽可以收集剪线单元剪断的铜丝,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废料额度收集,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固单元包括预热杆、第一加热杆和第二加热杆,第一加热杆和第二加热杆分别位于绕线单元两侧并且靠近绕线单元面前的轴架,预热杆位于绕线单元前一工位的轴架下方。
如此设置,预热杆位于绕线单元前一工位的轴架下方可以使绕线单元之前的轴架进行预热,使轴架的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方便下一步的进行,第一加热杆和第二加热杆靠近绕线单元面前的轴架设置可以在绕线单元工作的同时为铜丝加热,从而使绕成线圈的铜丝粘合在一起,提高线圈的牢固性,同时可以减小铜丝的电阻,从而使扬声器的音质更加良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机架内,机架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有主动齿轮,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
如此设置,驱动电机可以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再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转轴和转盘以及转盘上的轴架绕着中心转动,达到各个工位自动转动加工的目的,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可以使驱动电机输出的转速降低,从而增大其扭矩,能够承受更加沉重的重量,加大转轴旋转的平稳程度,增加线圈制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绕线单元包括滑移连接在机架上的绕线机体、滑动连接在绕线机体上的顶杆以及转动连接在绕线机体上的绕线件,绕线机体内设有绕线电机和绕线气缸,绕线电机的输出轴与绕线件固定,绕线气缸的驱动轴固定在顶杆末端。
如此设置,当轴架旋转至绕线单元面前时,绕线电机驱动整个绕线机体靠近轴架,此时顶杆顶至轴架上,绕线电机旋转,带动绕线件旋转,将铜丝缠绕在轴架末端,从而使铜丝缠绕成为圆形圈状,达到第一步的加工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轴架的末端设有圆柱形状的绕线部,顶杆和绕线件均朝向轴架设置,顶杆朝向轴架的一端与绕线部形状完全相同,绕线件包括两根构成等腰梯形形状的绕线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声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声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6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