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腐殖质还原菌的厌氧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5249.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5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李檬;古明哲;高耀寰;孙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殖质 还原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腐殖质还原菌的厌氧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微生物厌氧培养装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化学耗氧,即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反应消耗装置内氧气,制造厌氧环境;二是采用气瓶向反应器内补充惰性气体或人为制造真空环境。腐殖质还原菌作为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河道沉积物及土壤中,而传统厌氧培养装置内环境与实际的底泥-上覆水系统相去甚远;其次,反应器与气瓶联用,不仅增大占地面积,提高菌剂制作成本,并且每次取样时极易造成反应器有氧状态,不能保证严格厌氧环境。
腐殖质还原菌作为一类具有腐殖式呼吸能力的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机质作为碳源及电子供体,偶联能量进行生长。腐殖式呼吸作用所产生的还原态腐殖质可以进一步还原环境中的氧化态物质,如Fe(Ⅲ)、Mn(Ⅳ)、Cr(Ⅵ)、U(Ⅵ)、硝基芳香化合物和多卤代污染物。因此,腐殖质呼吸能够影响环境中碳、氮循环及一些痕量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且能够促进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脱毒,在水体自净、污染土壤及河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目前对于腐殖质还原菌的规模化培养仍处于空白阶段。
AQDS(电子传递体)作为一种腐殖质模式物,具有与天然腐殖质相似的醌基结构,但其分子量远远小于土壤及沉积物中的腐殖质,更容易被微生物生长代谢所利用,1mmol/LAQDS可偶联菌体生长约60倍。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厌氧培养方法,采用AQDS培养液,并将培养液循环利用,保证在厌氧环境下进行菌剂的富集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鉴于目前对腐殖质还原菌的规模化培养仍处于空白阶段,为克服传统腐殖质还原菌的厌氧培养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腐殖质还原菌高效富集培养的新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腐殖质还原菌的厌氧培养装置,包括反应器、自动液位控制装置、布水管和除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设置有反应器Ⅰ区、反应器Ⅱ区和反应器Ⅲ区;
反应器Ⅰ区的顶部设置有单向气体导出装置8和活性污泥补入口9,反应器Ⅰ区的侧面设置有培养液补入口A10、自动液位控制装置A11和阀门A12,阀门A12的出口端设置有固液分离器A13,固液分离器A13分别与反应器Ⅱ区与曝气池19相连通;
反应器Ⅱ区的一侧设置有培养液补入口B14、自动液位控制装置B15和阀门B16,阀门B16的出口端设置有固液分离器B17,固液分离器B17分别与反应器Ⅲ区与曝气池19相连通;
反应器Ⅱ区的另一侧设置有除氧池3,除氧池3通过离心泵4与曝气池19相连通;除氧池3的顶部设置有除氧剂补充口1和自动液位控制装置2,除氧池3通过多向阀门6与设置在反应器Ⅱ区的布水管A5和设置在反应器Ⅲ区的布水管B7相连通;
反应器Ⅲ区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液位控制装置C18;反应器Ⅲ区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区21,吸附区21通过阀门20与反应器Ⅲ区相连通;吸附区21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22,吸附区21的底部设置有超滤膜23;吸附区21内超滤膜23的上方还设置有吸附载体,该吸附载体为膨润土。
所述反应器Ⅰ区、反应器Ⅱ区、反应器Ⅲ区的有效容积分别为0.2、0.2、0.4m3。
所述反应器Ⅰ区、反应器Ⅱ区的区域底部隔板的坡度均为3%~5%。
所述除氧池3、曝气池19有效容积均为0.2m3,吸附区21有效容积为0.4m3。
所述布水管A5、布水管B7均为下方单侧水平方向开孔,开孔直径为50mm,数量为20。
所述吸附载体为经研碎且过80目筛并高温灭菌的膨润土,膨润土添加量为吸附区有效容积的1/4;并在其中添加经研碎且过80目筛并高温灭菌的药剂KH2PO4、CaCl2、MgSO4及NaHCO3,药剂的质量配比为5:2:1:1,药剂添加的体积量为膨润土添加的体积量的5~10%,将药剂与膨润土混合均匀后平铺于超滤膜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NA提取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频炉口冲氩气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