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0098.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强;靳立辉;杨明;崔振强;赵晓光;侯景洋;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胶 自动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硅片脱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太阳能硅片脱胶工艺中的下料方式,目前都是采用人工完成线切料座、脱胶治具物料的下料,并且线切料座具有两种规格,线切料座、脱胶治具重量较重,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很大,导致工作效率低,人手直接操作下料容易产生工伤,对操作工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通过该装置在太阳能硅片脱胶工艺中完成脱胶机的自动下料,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安装座和在安装座上对称设置的两个拾取装置,拾取装置包括气缸连接座、气缸、连接块、光轴、衬套座、无油衬套和取料座卡爪,气缸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气缸固定在所述气缸连接座上,气缸的气缸杆前端与连接块一端连接,连接块另一端与光轴的一端相连接,光轴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于衬套座的无油衬套,与取料座卡爪的上端固定,衬套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外缘,取料座卡爪的下端设置有卡块,取料座卡爪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勾爪。
进一步的,卡块具有向气缸杆收缩方向延伸的突出部结构。
进一步的,突出部结构由三个突出块并排组成。
进一步的,取料座卡爪和卡块在与拾取工件接触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尼龙块A和尼龙块B。
进一步的,尼龙块A固定于卡块顶部左侧,卡块顶部右侧与取料座卡爪的下端连接,尼龙块B固定于取料座卡爪靠近安装座一侧的立面位置。
进一步的,对称设置的两个拾取装置中的气缸通过电磁阀控制进行同步伸缩,还设置有调速阀控制气缸杆伸出速度。
进一步的,安装座由4块金属板连接,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和/或过线孔。
进一步的,安装座材料是铝合金板。
进一步的,每个拾取装置中的光轴都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自动搬运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无操作人员直接操作下料提高安全系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座卡爪可同时兼容两种料座和治具的拾取位置,不需更换工作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的透视主视图
图2是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的透视俯视图
图3是卡块与料座装配示意图
图4是卡块局部示意图
图5是脱胶机自动下料机械手立体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座2、拾取装置 3、气缸连接座4、气缸
5、连接块6、光轴 7、衬套座8、无油衬套
9、取料座卡爪10、卡块11、勾爪 12、气缸杆
13、凸缘面a14、尼龙块A 15、凸缘面b16、尼龙块B
17、料座 18、突出块o 19、突出块p20、突出块q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0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器的工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测试窗口的机器人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