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售货机铰链式双闸门电动出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0317.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金瓯;梅传根;谷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码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售货 铰链 闸门 电动 出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铰链式双闸门电动出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采用的自动售货机出货装置是螺旋弹簧货道,通过弹簧旋转来推动货物出货,装货时需要将托盘抽出,对应螺圈之间的每个空位放置货物,货物之间存在间隔且倾斜放置,空间利用率不高,装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出货效率更高、空间利用率更大且更加可靠的铰链式双闸门电动出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售货机铰链式双闸门电动出货装置,包括托盘载体、将托盘分隔成若干货道的隔板,货道上安装有滑道,滑道上安装有推动货物的推送机构,在货道出口安装铰链式双闸门,托盘底部安装铰链式双闸门电机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滑道上表面具有若干凸起线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推板和卷簧,推板在滑道上滑动,推板两侧底部具有抱住滑道两侧的勾形结构,勾形结构上安装有若干滚轮,以减小与滑道边缘的摩擦阻力;推板立板上具有挂钩结构,可在装货前将推板推至托盘后端,直至挂钩穿过托盘后背板上的开口并卡在后背板上,推板处于托盘后端不能动作,从而方便从托盘前端依次装入货物,完成装货后再将挂钩拨开解锁,推板回位到工作状态;卷簧内径安装,卷簧中间穿轴安装在推板容腔内,卷簧一端从推板底部开口伸出后固定在滑道前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卷簧中间穿轴通过轴承与推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铰链式双闸门包括支架、外铰链、内铰链、推杆,支架安装在托盘底座上,外铰链一端与支架前端通过销轴连接形成固定端,外铰链另一端与推杆连接形成活动端,内铰链的一端与推杆连接形成活动端,内铰链另一端与支架后端通过销轴连接形成固定端,推杆下端穿过托盘的开口与托盘底部铰链式双闸门电机驱动机构连接联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为框架式结构,顶部开有槽口,销轴在槽口内往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支架中间具有隔开相邻两货道运动机构的隔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外铰链具有向货道出口伸长的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铰链式双闸门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凸轮、拨片、轴座、压缩弹簧、滑动轴、推杆上部、光耦传感器,推杆穿过托盘的开口与外铰链、内铰链联接,推杆下端处于托盘下方与滑动轴连接,轴座固定在托盘底面,滑动轴安装在轴座上,并能轴向往复运动,滑动轴末端安装有与凸轮对应的拨片,凸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凸轮转动拨动拨片及滑动轴运动,凸轮每转一周触发光耦传感器一次,光耦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电机每次出货只转一周的控制,在推杆下端与轴座之间安装有套在滑动轴上的压缩弹簧。
工作原理及优点效果:
当处于待机状态时,货道出口的外铰链成一定夹角,内铰链成展平状态,货物在推进器的推动下紧贴外铰链,并受到外铰链的阻挡贮存在货道中;当收到出货指令后,安装在货道末端的电机旋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凸轮拨动滑动轴上的拨片,使得滑动轴向货道末端运动,滑动轴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推杆也向货道末端运动,并压缩安装在轴上的弹簧储存能量,同时推杆通过销轴带动外铰链趋向于展平、内铰链趋向于形成一定夹角,在此过程中,货物在推板的作用下向出口移动,当内铰链完成一定夹角时,第二瓶货物受到其阻挡停止运动,而第一瓶货物由于没有阻挡继续向出口运动进而完成一次出货。
当凸轮旋转一定行程后,其与拨片脱离接触,滑动轴在弹簧的压缩能作用下带动推杆复位,推杆带动外铰链重新回位到成一定夹角,内铰链重新回位到展平状态,之前受到阻挡的第二瓶货物继续向前运动,直至受到外铰链阻挡。凸轮脱离拨片后继续旋转,直至触发光耦传感器,光耦传感器发送信号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关闭电机旋转。此时,机器重新回到待机状态,等待下一次出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码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码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0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