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4666.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海;刘建民;张小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9;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室 外引 血肿 清除 装置 | ||
1.一种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包括引流针、引流管、体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针分为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分别连接在引流管(3)的首尾两端,所述引流管(3)的内壁表面设有抗凝药物薄膜,在引流管(3)的管路上依次设有三通管(4)、施压装置、体外净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分别经眶穿刺和经侧脑室后角穿刺,建立血肿-侧脑室前角-引流针(1)-体外净化-引流针(2)-侧脑室后角的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也可以合并在一根穿刺针(8)中;所述第一引流针(1)、第二引流针(2)与穿刺针(8)对应的位置设有引流入口(9)、引流出口(10),所述引流入口(9)、引流出口(10)分别位于穿刺针的两侧,引流入口(9)、引流出口(10)在穿刺针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1-3cm;建立血肿-引流管-体外净化-引流管-血肿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装置为微型蠕动泵(5),可设置不同的压力梯度、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净化装置为层析柱(6)、带有半透膜的过滤装置或者特异性的吸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的管路上还设有引流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4)设置在第一引流针(1)与施压装置之间的引流管的管路上,三通管(4)的直通部分为常通,所述三通管(4)的旁通接口装有密封帽;根据病情可通过三通管建立局部纤溶或局部高凝状态用于溶解血肿或止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的端头为钝圆,在端头前端侧边设有1~3个引流孔;引流管内部可放置金属支撑杆,方便将引流管穿刺置入脑室,置入后金属支撑杆可抽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针(1)和第二引流针(2)分别经眶穿刺和经侧脑室后角穿刺,建立血肿-侧脑室前角-体外净化-侧脑室后角的循环回路,脑室中的脑脊液在施压装置的压力下从第一引流针(1)的引流孔进 入管路,依次通过三通管(4)、施压装置、体外净化装置,从第二引流针(2)的引流孔将净化后的脑脊液或等量脑脊液替代液回输到脑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室外引流及血肿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净化装置过滤或吸附清除脑脊液中血凝块、红细胞、细菌及血肿继发的其他致病因子;所述三通管可同时打开,一方面通过过滤吸附装置净化脑脊液回流入脑室,另一方面可以经过三通管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引流出多余的脑脊液;所述引流针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显影条,可通过X线查看引流管所到达的具体位置,保证到位与穿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曦,未经张小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46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宇建筑信息化自来水供水系统
- 下一篇:箱式集成房屋的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