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8174.5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莲英;李连龙;徐奎军;徐晋;李连芳;胡小菲;彭兴华;孙艳平;阮明琴;李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莲英 |
主分类号: | F23D5/06 | 分类号: | F23D5/06;F23D5/12;F23Q25/00;F23Q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棉 火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棒。
背景技术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在进行拔罐时,一般是先用血管钳夹取95%的酒精棉球或棉纱,点燃后在罐内中断绕1-2圈后迅速退出,利用罐内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达到留罐的目的。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蓬松的棉球、棉纱很容易浸透酒精,点火后其上面过饱和的酒精容易滴漏在灌口上燃烧,而且蓬松的棉球、棉纱很容易因为没夹紧而导致脱落,这样很容易烫伤患者的皮肤和衣物。
另外拔罐时酒精棉的燃烧温度为约600度左右,而棉花着火点一般在150~200度左右,这就会导致燃烧温度较棉花的燃点过高,使拔罐过程中棉花直接燃烧掉,无法重复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而石棉属于耐热材料,可以承受1000度左右的高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用、耐损耗的石棉点火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棉点火棒,包括手持部和设于手持部前端的燃烧部,燃烧部包括石棉球。
优选地,上述石棉点火棒中燃烧部设有一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半球的壁面设有网孔,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
优选地,燃烧部设有一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网孔仅在顶部的半球的壁面上设置,底部的半球的壁面上网孔数量为0,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
优选地,上述石棉点火棒中燃烧部设有一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半球,位于下方的第二半球,第一半球以钢丝网制成,第二半球以钢板制成,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第二半球相对于手持部固定,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第二半球中设有转轴,设于第二半球外侧的半球形外壳与转轴连接可绕转轴旋转,外壳与设于手持部第二端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控制外壳的转动。
优选地,上述石棉点火棒中手持部包括一套管,套管内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设有多节铰接的活动节,活动节前端与外壳铰接。
采用石棉球制成点火棒,酒精吸附于石棉球后点燃,使点火棒可重复利用,避免浪费,燃烧过程中石棉球进行消毒,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手持部1和设于手持部前端的燃烧部2,燃烧部2包括石棉球。使用使手放置于手持部,利用石棉球吸附酒精后置于火罐内引燃,形成负压后将石棉点火棒从火罐中取出将火罐贴于身上完成拔罐。
在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燃烧部2设有一夹持部3,夹持部3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半球的壁面设有网孔,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使两个半球在手持部上可张开,两个半球的活动端即可张开的一端设有卡扣31,使两个半球闭合后可稳定地形成球状结构而不会自行打开。这样将石棉球置于球状结构内,防止石棉球从手持部端部掉落导致烫伤,且网状结构不会影响燃烧,而且燃烧时的高温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拔罐操作的卫生安全也有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的第三实施例中,燃烧部2设有一夹持部3,夹持部3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顶部的即燃烧时远离皮肤的半球的壁面设有网孔,底部的即点火时靠近皮肤的半球上并无网孔或镂空,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使两个半球在手持部上可张开,两个半球的活动端即可张开的一端设有卡扣31,使两个半球闭合后可稳定地形成球状结构而不会自行打开,这样可防止酒精从置于球状结构内部的石棉球上掉落到皮肤上导致烧伤、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莲英,未经李莲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8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羽毛根部固定用水性底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