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棉点火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8174.5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莲英;李连龙;徐奎军;徐晋;李连芳;胡小菲;彭兴华;孙艳平;阮明琴;李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莲英 |
主分类号: | F23D5/06 | 分类号: | F23D5/06;F23D5/12;F23Q25/00;F23Q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棉 火棒 | ||
1.一种石棉点火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和设于手持部前端的燃烧部,燃烧部包括石棉球,燃烧部设有一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半球的壁面上设有网孔,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网孔仅在顶部的半球的壁面上设置,底部的半球的壁面上的网孔数量为0,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棉点火棒,其特征在于:
燃烧部设有一夹持部,夹持部包括两个中空的半球,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半球,位于下方的第二半球,第一半球的壁面上设有网孔,第二半球的壁面上的网孔数量为0,两个半球在与手持部连接的部位铰接于一起,第二半球相对于手持部固定,两个半球的活动端设有卡扣,第二半球中设有转轴,设于第二半球外侧的半球形外壳与转轴连接可绕转轴旋转,外壳与设于手持部第二端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控制外壳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棉点火棒,其特征在于:
手持部包括一套管,套管内设有推杆,推杆的前端设有多节铰接的活动节,活动节前端与外壳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莲英,未经李莲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8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羽毛根部固定用水性底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