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蒸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704918.9 | 申请日: | 2016-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谷德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德嘉 |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蒸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在蒸饭过程中可获得米汤的自动蒸饭器。
背景技术
电饭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是人们做饭的重要帮手。现目前的电饭煲在煮饭时,是将米和水混合在一起,先加热水,通过水和米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米被煮熟,然后将水加热后变为蒸汽排出,最终得到松软合适的米饭。但是,这种方式煮熟的米饭,存在口感较差的缺陷,且水与米的比例不易掌握,常常导致煮熟的米饭过稀或过干。
沥米饭又可称为甑子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做饭方法,首先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捞起沥干,置于竹或木制的筒内,之后上锅蒸熟,特点是饭粒干爽饱满、口感较佳,同时还可以产出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沥米饭的另一优点在于,其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受加水量的影响较小,因此米饭不易出现过稀或过干的情况,但传统沥米饭的蒸制步骤较复杂。
另外,电饭煲的工作方式和结构决定了其在烹饪过程中水和米无法分离,不能实现对米饭的蒸制,因此口感较差,也无法产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米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替代电饭锅,并适合于日常家用的自动蒸饭器,其能通过类似传统沥米饭的方式蒸制米饭,能得到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较佳的饭粒,并且同时还能获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加水装置、和第一阀门;
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所述的加水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盛水器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的四周,所述盛水器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第一阀门和蒸汽生成装置;
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通过蒸汽管道与盛水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和用于对储水池内的水加热的储水池加热器,所述的蒸汽管道与储水池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将蒸汽均布于内锅中的蒸汽均布装置。
所述米汤盛放器的容量大于盛水器的容量。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与蒸饭器本体可分离。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上设有米汤释放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蒸饭器适合于日常家用,能类似于传统甑子饭的制作方法蒸制米饭,较目前电饭煲制作的米饭有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更佳的优点;(2)在蒸饭的同时能将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留存下来;(3)结构较简易,适合于工业批量生产,甚至可替代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顶盖,2-外壳,3-内锅,4-盛水器,5-加热装置,6-米汤盛放器,7-加水装置,8-第二阀门,9-第一阀门,10-漏水孔,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米汤释放龙头,14-门板,15-储水池,16-储水池加热器,17-蒸汽管道,18-蒸汽均布装置,19-蒸汽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德嘉,未经谷德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04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循环活化桶装小分子团水制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处理粪尿污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