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蒸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704918.9 | 申请日: | 2016-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谷德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德嘉 |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蒸饭器 | ||
1.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和第一阀门(9);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所述的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的四周,所述盛水器(4)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4)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5.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第一阀门(9)和蒸汽生成装置;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通过蒸汽管道(17)与盛水器(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15)和用于对储水池(15)内的水加热的储水池加热器(16),所述的蒸汽管道(17)与储水池(15)的上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将蒸汽均布于内锅(3)中的蒸汽均布装置(1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盛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与蒸饭器本体可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上设有米汤释放龙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德嘉,未经谷德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04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循环活化桶装小分子团水制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处理粪尿污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