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喷涂机器人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30806.4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王建;褚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宏鹏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喷涂 机器人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特别涉及一种并联喷涂机器人关节。
技术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汽车自动化喷涂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 喷涂机器人的高度柔性化特点,喷涂机器人在自动化喷涂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喷涂机器人一般多为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串联机器人具有较大的工作空 间,但其积累误差大,不利于喷涂精度的提高。然而并联机构相对串联机构具 有无累积误差、精度高、动态响应好等优点,可应用于高精度操作机器人。但 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普遍较小,严重制约了并联机构在工业和机器人等领域的 应用。
结合串、并联机构的优点,可采用混联机构来构建精度较高的工业机器人, 例如中国专利CN103433918A公开了一种五自由度混联工业机器人,通过三移动 自由度串联机构来调节末端工具位置,通过末端两转动并联机构来调节末端工 具姿态。对于该类混联喷涂机器人,其关键技术在于末端姿态调节并联机构, 为提高喷涂机器人的精度及其灵活度,要求末端姿态调节并联机构应具有较小 的体积和较大的工作空间以及较高的刚度。普通的并联机构很难达到要求,国 外对该类机构的研究较早,其中美国专利US5036724公开了一种大工作空间两 转动并联机构,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喷涂机器人腕关节中。目前对小体积、大工 作空间转动类并联机构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机构构型仍然较为匮 乏,且已公开机构的刚度普遍较小,限制了该类机构在工业机器人中的进一步 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联喷涂机器人关节,可实现动平台相 对定平台做两自由度转动,且该关节具有体积小、刚度大、转动工作空间大等 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关节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主要包括定平台、动平台、环形导轨,连接动、定平台的四条运动 支链,其有三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四条运动支链结构相同,每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滑 块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定平台转动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 与滑块通过下转动副连接,上连杆一端与动平台通过动平台转动副连接,上连 杆另一端与滑块通过上转动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中,四个定平台转动副轴线 和四个下转动副轴线汇交于一点P,四个动平台转动副轴线和四个上转动副轴线 汇交于一点Q,点Q与所述点P不重合;每条运动支链中的滑块均与环形导轨通 过移动副连接,滑块只能沿环形导轨做圆周滑动,环形导轨为圆环形,其中心 轴线过所述点P和点Q。
第二种连接方式:四条运动支链结构相同,每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滑 块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定平台转动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 与滑块通过球面副连接,上连杆一端与动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上连杆另一端 与滑块通过上转动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中,四个定平台转动副轴线汇交于一 点P,四个上转动副轴线汇交于一点Q,点Q与所述点P不重合;每条运动支链 中的滑块均与环形导轨通过移动副连接,滑块只能沿环形导轨做圆周滑动,环 形导轨为圆环形,其中心轴线过所述点P和点Q。
第三种连接方式:四条运动支链结构相同,每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滑 块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与滑块 通过下转动副连接,上连杆一端与动平台通过动平台转动副连接,上连杆另一 端与滑块通过球面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中,四个下转动副轴线汇交于一点P, 四个动平台转动副轴线汇交于一点Q,点Q与所述点P不重合;每条运动支链中 的滑块均与环形导轨通过移动副连接,滑块只能沿环形导轨做圆周滑动,环形 导轨为圆环形,其中心轴线过所述点P和点Q。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关节的动平台相对定平台转动工作空间大,转动角度可达±90度;(2) 关节体积小,刚度大;(3)关节的四条运动支链之间相互耦合,大大提高了关 节的受力性能;(4)关节中部为中空结构,线缆、管道等可从关节中间穿过, 便于喷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偏转状态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偏转状态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宏鹏,未经褚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30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六轴机器人固定底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表皮网格线画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