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0017.1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8;B65F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分类 回收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智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目前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的结构如下:壳体上设有垃圾投放门,壳体内设有控制垃圾投放门自动打开的开门装置,通过刷卡或者信号感应的形式由控制器控制开门装置自动将垃圾投放门。现有的垃圾投放门是顶部与壳体的门框铰接,通过动力组件连接垃圾投放门,控制其开合,一般垃圾投放门及其安装面板都是与竖直安装的,使用时垃圾投放门顶部与壳体的门框铰接,底部及侧边与壳体的门框分离实现开门,现有垃圾投放门的开门结构存在的不足是:开门前垃圾箱内的垃圾接近溢满状态,垃圾投放门打开向后转动,再投入垃圾当垃圾高度超过垃圾投放门底部高度时,垃圾投放门向前复位时会被垃圾挡住导致垃圾投放门无法关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门结构新颖合理,当垃圾高度超过垃圾投放门底部高度时垃圾投放门仍然可以自动关上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壳体前面板上设有垃圾投放门,壳体内设有控制垃圾投放门自动打开的开门装置;开门装置包括电机、安装板、齿条、拉杆、从动组件、感应组件和防下滑组件,齿条安装在壳体内且位置处于垃圾投放门的上方,齿条前端固定在壳体前面板上,齿条后端固定在壳体后面板上;电机连在齿条上,安装板与电机固定,垃圾投放门通过其顶部的拉杆连接安装板;从动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侧的前面板上,垃圾投放门下部与从动组件相连;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位置与垃圾投放门底部对应,第二感应器位置与垃圾投放门顶部对应;防下滑组件包括固定座、活动卡头和固定卡板,固定座安装在壳体的后面板上,活动卡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与活动卡头匹配的固定卡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电机沿齿条前后移动带动垃圾投放门的开关和活动卡头与固定卡板的离合。
作为优选,齿条后高前低的倾斜安装在壳体内;开门时齿条带动垃圾投放门向后上方移动,避免垃圾投放门底部碰触垃圾,尤其是齿条前低可以缩短拉杆的距离,启动时可以省力,能耗低。壳体内设有控制器,电机和感应组件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感应组件确认垃圾投放门是否完全关上。
作为优选,从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滑杆,滑杆固定在壳体内侧的前面板上,滑杆与垃圾投放门的侧边平行,与滑杆相连的连接件连在垃圾投放门的下部上,即垃圾投放门下部通过连接件在滑杆上上下移动。连接件和滑杆的结构简单,对垃圾投放门下部进行了定位防止其晃动,同时配合电机可以精确的控制开门和关门的速度。
作为优选,从动组件包括带滑槽的固定件及与其匹配的滑轨,带滑槽的固定件安装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滑槽与垃圾投放门的侧边平行,沿滑槽上下移动的滑轨连接在垃圾投放门下部上。带滑槽的固定件和滑轨的结构简单,对垃圾投放门下部进行了定位防止其晃动,同时配合电机可以精确的控制开门和关门的速度。
作为优选,第一感应器安装在前面板上,垃圾投放门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感应器匹配的第一推板;第二感应器安装在后面板上,其位置处于活动卡头的下方,垃圾投放门的顶部设有与第二感应器匹配的第二推板。
作为优选,活动卡头包括连接杆及其上的滚轮,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固定卡板安装在安装板的后端上,固定卡板由整块的钢板折弯形成缓冲区和与滚轮匹配的限位区。
作为优选,前面板分为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上部面板由下至上呈由前向后倾斜设置;垃圾投放门由下至上呈由前向后倾斜的设置在壳体的上部面板上。如果垃圾投放门是上下竖直或者由下至上呈由后向前倾斜的,垃圾投放门与壳体内侧壁之间需要适当的间距才能使垃圾投放门上升,否则在垃圾投放门由下向上移动时垃圾投放门的底部会卡住壳体内侧壁,垃圾投放门与壳体内侧壁设置间距会使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不实用,上述垃圾投放门和上部面板由下至上呈由前向后倾斜的结构可以使垃圾投放门贴合壳体安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0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