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自主导航无人机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6890.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2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主 导航 无人机 烟雾 远程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主导航无人机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往往只能静态探测某一区域的空气污染程度,无法实现多地区测量,并且传统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无法对污染源进行精确定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主导航无人机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自主导航无人机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通过运用无人机实现对污染源进行探测、监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雾远程探测系统,包括:适于探测烟雾的无人机,以及与所述无人机无线通讯的基站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载处理器模块,与该机载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烟雾检测传感单元、机载导航定位模块;当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检测到烟雾时,所述机载处理器模块根据机载导航定位模块对飞机当前所在地进行定位,并将定位数据发送至基站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机载处理器模块还适于根据基站服务器发送的该地区的风向数据,确定烟雾发生地区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的机身、机翼的表面覆有光伏薄膜电池,该光伏薄膜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经充电电路与无人机机身内的蓄电池相连,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经驱动电路与驱动该无人机飞行的电机相连。
所述无人机的机身内还设有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经驱动电路与驱动该无人机飞行的电机相连。
所述无人机的机身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弹簧或可在无人机即将坠地时快速充气的气囊,以在无人机发生坠机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对机身的损害。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还带有航拍装置,且将航拍视频发送至基站服务器;所述烟雾远程探测系统还包括:与基站服务器无线通信的车载导航系统;所述车载导航系统适于根据无人机发送的烟雾发生地区的精确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引导车辆驶入该地区;所述车载导航系统包括:车载处理器模块,与该车载处理器模块相连的车载导航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有地图数据、车型转弯半径数据;所述车载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车辆当前地点和目标位置,以及结合当前车辆的转弯半径数据规划导航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能够对污染源的方向进行初判,然后再进行精确定位,以准确锁定烟雾发生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判断准确,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并且还通过航拍装置能够查看烟雾发生地区的具体情况,便于基站服务器的工作人员委派车辆,进行执法或采取相应措施(如救援、灭火等措施),还可以根据委派的车型转弯半径数据指定相应导航路径,以保证相应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雾远程探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无人机绕烟雾区域盘旋轨迹;
图3为无人机在烟雾带内的俯冲轨迹;
图中:无人机1、烟雾区域2、烟雾带3、烟雾发生地区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烟雾远程探测系统,包括:适于探测烟雾的无人机,以及与所述无人机无线通讯的基站服务器。
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载处理器模块,与该机载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烟雾检测传感单元、机载导航定位模块;当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检测到烟雾时,所述机载处理器模块根据机载导航定位模块对飞机当前所在地进行定位,并将定位数据发送至基站服务器。
其中,无人机与基站服务器可以采用2G、3G或4G无线网络,或GPRS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无线通讯,机载处理器模块可以通过多种已知无线手段(如无线射频)进行连接。无人机与基站服务器之间还可经卫星通讯系统进行无线通讯。
其中,烟雾检测传感单元包括且不限于PM2.5检测传感器、PM10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所述机载处理器模块还适于根据基站服务器发送的该地区的风向数据,确定烟雾发生地区的方向。
其中,飞机的高度数据可以通过气压法或GPS法来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6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COD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井气体泄漏远程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