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致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23823.8 | 申请日: | 2016-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城越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设置较大中空部的结构的中空致动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空致动器作为致动器,具有:马达、对马达的输出旋转进行减速的齿 轮式减速机、以及贯穿这些马达及减速机的中心部而延伸的中空部。
在实现中空致动器的情况下,通常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采用了:将中空 减速机和中空马达进行同轴地组合的构成,或者是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在偏离中空 减速机的中心的位置配置实心马达的构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8-115896A
专利文献2:JP4131629B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为实现中空致动器而使用中空马达的情况下,将转子、传感器、密封结构制成中 空的来构成中空马达,会产生:难以制作,制作成本又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将实心马达偏 离配置的情况下,会产生下述的问题:由于马达部比减速机外径还向外侧伸出,故而致动器 外径尺寸变大,而且动力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这样问题的具有较大直径中空部的中 空致动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致动器,具有中空部,该中空部以沿着致动 器中心轴线的方向贯穿该中空致动器的方式延伸,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多个马达,其包围所述中空部,被排列配置成与所述致动器中心轴线平行,
小齿轮,该小齿轮分别同轴地固定于所述马达的各马达输出轴,以及
齿轮,该齿轮包围所述中空部,与所述小齿轮分别啮合;
所述齿轮是环状的外齿轮或内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致动器中,配置有与环状的外齿轮或内齿轮亦即中空的外齿 轮或内齿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多个小齿轮的每一个分别通过多个马达的每一个而被驱 动。各马达的输出旋转通过由小齿轮以及齿轮(外齿轮或内齿轮)构成的减速机而被减速。 减速旋转是从齿轮被直接传递给负载一侧,或者借助同轴地固定于该齿轮上的环状的输出 轴而被传递给负载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致动器,通过将多个小型马达(实心马达)配置成包围中空 部的状态,能够容易地抑制外径尺寸的增加,并能够形成较大直径的中空部。同时,还可以 解决:在使用中空马达的情况下,不容易制作,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此,可以在中空致动器的壳体上形成有圆筒部,将该圆筒部的内部设计成所述 中空部。这种情况下,所述马达的每一个被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一侧的 部位。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一侧的所述马达而偏离的部位, 所述齿轮(外齿轮或内齿轮)借助轴承,以旋转自如的状态被所述壳体所支撑。
所述马达分别被配置在:例如,以所述致动器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上的等角 度间隔的位置。亦即,各马达的马达旋转中心线被配置成:位于在同一圆上以等角度间隔的 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致动器的概略纵向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中空致动器的实心马达的配置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中空致动器1a致动器中心轴线(中心轴线)
2马达部3减速机部
4中空部4a马达侧中空部
4b减速机侧中空部5马达部侧壳体
6圆筒部7前侧凸缘
7a(1)、7a(3)开口部8后侧凸缘
9(1)~9(4)实心马达10(1)、10(3)马达输出轴
11(1)、11(3)联轴器12(1)、12(3)轴承
21内侧圆筒部22外侧圆筒部
23外齿轮24(1)、24(3)小齿轮
25交叉圆柱磙子轴承26外圈
26a输出轴部27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致动器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所 描述的中空致动器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当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3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