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钼丝炉炉管冷却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6271.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新和工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钼丝炉 炉管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钼丝炉,特别指一种高温钼丝炉炉管冷却室。
背景技术
连续高温钼丝炉是一种高自动化程度、高控温精度、高生产率、低能耗的碳化设备。该设 备主要用于有色金属行业硬质合金钨粉的高温碳化处理,长期使用温度可以达到1550℃,适 用于中颗粒、细颗粒、超细颗粒碳化物的生产。连续高温钼丝炉主要部件有:炉体部分(炉体 部分由炉壳、刚玉炉管、炉盖、发热体、保温材料等组成)、送料机构、推料机构、双炉门卸 料机构、外炉门机构、出料小车、管网系统、冷却水系统、测温系统、控制系统,保障设备能 在正常工作温度下长期稳定的运行。高温钼丝炉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智能温控仪,三带加 热,温控精确。2)炉内温度均匀性好。3)发热体使用寿命长,热效率高。4)保温效果好, 能耗低。5)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该炉能实现以下功能:1)连续式的高温碳化;2)电 气控制:由用户选择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方式;3)实现各种安全联锁,特别传动系统出现意 外情况时有多重保护的安全联锁。
但是,目前高温钼丝炉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冷却室水套件未连接到炉尾大 法兰件端面,离法兰端面距离80mm左右,使得炉尾大法兰件部位温度相当高,经测量达到 420℃,因此此处外表油漆容易烧坏,冷却室的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产品的出料温度偏高, 容易氧化,尤其是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的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炉子升温到1300℃以上产品氧 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高温钼 丝炉炉管冷却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设置在高温钼丝炉出料端的炉管冷却室,该炉管冷却室 包括一端设置有大法兰、另一端设置有小法兰的炉管内胆,和设置于炉管内胆外、且两端分别 固定连接至大、小法兰的水套外壳,其中:所述的炉管内胆和大、小法兰构成舟皿运行腔,所 述炉管内胆、水套外壳和大、小法兰构成与舟皿运动腔换热的冷却水腔;所述的冷却水腔在小 法兰端下方设置进水口,在大法兰端上方设置溢水口,且溢水口对应位置设置有溢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大法兰与炉管内胆连接部位温度大大降低,经测量在120℃左右,长期使用 外壳油漆都能保证完好无损,不会因高温而变色,因此冷却室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产品 的出料温度能够达到工艺温度,容易氧化的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尤其是细颗粒和超细颗粒 的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使高温钼丝炉冷却效果更佳,升温长期工作 温度1550℃后产品也不再出现氧化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A向视图。
图4是图2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 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 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 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该炉管冷却室包括有大法兰1、进气管2、溢水口3、水温计接口4、隔 板5、舟皿运行腔6、盖子支撑板7、冷却水腔8、盖子空间9、水套外壳10、炉管内胆11、 小法兰12、法兰密封件固定条13、进水口14、内胆支撑板15、溢水池16、排污口17、水温 计18、炉管过渡段19、保温材料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新和工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新和工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6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