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找正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6257.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健;闰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12 | 分类号: | B23B31/12;B23B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用钻具的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 找正夹头。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活动中使用机床和电钻等工具进行钻孔、铣削等作业时, 经常使用钻夹头对工作头进行夹持定位,以提高钻孔或者铣槽的精准性。 钻夹头通常设有夹头本体、夹爪、外套以及与外套固定连接的螺母,夹爪 设于成型于本体内的倾斜孔内,通过本体与外套的相对转动,驱动夹爪与 螺母的螺纹配合以实现夹爪在径向上的伸缩运动,从而完成对工作头的夹 持与释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工作头位于夹持部的夹持中心, 在工作头的更换过程中,常需要作业人员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对工作头进行 扶持,直至夹爪对工作头施以一定作用力才能松手,极不方便,尤其当工 作头尺寸较小,夹爪移动距离较大时,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扶持工作头, 找正、对中,且在环境恶劣的室外作业中,使用者的操作灵活性降低,不 能将工作头迅速对准钻夹头的夹持部,需要反复对准,费时费力,操作不 便的同时还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0493788C公开了一种快速预紧的钻 夹头,包括钻体、三片夹爪和丝母,钻体的后端设有与驱动工具的驱动轴 接合的轴向孔,钻体前端设有放置钻头柄部的轴向孔,三片夹爪分别安装 在钻体中三个等分的斜孔内,丝母与安装在钻体斜孔中的三片夹爪啮合, 钻体前端的轴向孔内均匀安装了三片簧片,三片簧片与三片夹爪中心线相 差60度间隔分布,三片簧片的中心位于钻体前端轴向孔中心轴线,三片簧 片的前端呈自然闭合状,所述钻体前端的轴向孔内还设置了与其固定连接 的套筒,三片簧片固定在套筒前端。通过簧片的设置,使得更换工作头时, 可以直接将工作头的夹持柄插入簧片形成的夹持口中,通过簧片的自身弹 力对工作头自然夹持、找正,无需再用手扶持工作头。然而,该现有技术 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现有技术中簧片对工作头的预紧力力度较小且不稳 定,不能确保工作头更换过程中不掉落;2、该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设簧片依 靠自身弹性的自然闭合力对工作头预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簧 片变形,弹性变量缩小,预紧力下降,致使无法对夹持柄直径尺寸较小的 工作头进行找正、预紧;3、该现有技术中装卸工作头时,由于簧片的夹持 口初始状态为自然闭合,且簧片处于钻体内,因此工作头不易对准簧片的 夹持口,当工作头的夹持柄直径尺寸较小,很有可能将工作头的夹持柄插 入到夹持口与轴向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中,导致簧片的找正、预紧作用失 效,甚至在没有及时发现的情况下夹爪锁紧定位致使工作头损坏断裂。
另一篇中国专利文献CN101284378A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其 为了当工作头到达夹爪的夹持位置时能够在磁力作用下吸附固定在夹爪上, 不至于从夹头装置中掉落,在夹头装置的至少一个夹爪上设置有磁铁,并 且工作头后端也设置有磁铁。通过磁铁的设置使得夹爪与工作头的吸附固 定作用得以增强,然而,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卡爪上设置磁 铁,需先在卡爪上开设槽孔,因此容易降低卡爪的强度;2、在体积较小的 卡爪上开设槽孔,并将磁铁固定在槽孔内,工艺性不太容易实现;3、每个 卡爪的夹持面均是成120度的尖角,因此,当工作头插入且处于夹持面一 侧时,容易导致工作头吸偏,从而不利于工作头的找正与夹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钻夹头的找 正、预紧结构预紧作用不稳定、找正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预紧力 稳定可调节、找正效果精准可靠的自动找正夹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6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