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4830.7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金厨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油炸炉。
背景技术
油炸炉,是利用油炸的方式加工食品的炉具。
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22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油炸炉,其包括支架,支架上活动安装有油槽,加热总成两侧通过支承座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上,在加热总成上设有加热元件,在加热总成上还设有可旋转的支撑杆;在工作状态下,加热元件位于油槽内,在清洗状态下,加热总成旋转抬起,加热元件离开油槽,整个加热总成由支撑杆支撑。这种电油炸炉和常规的油炸炉一样,其将电加热管与油直接接触,并通过控制电加热管来对油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中,油温主要由电加热管来控制,电加热管附近的油温相对高于远离电加热管的油温,这会影响同批食物在油炸时存在个体化差异,导致其风味不同;且电加热管和油直接接触,食物的残渣和油渣容易吸附在电加热管的表面,影响加热效果,损耗过多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加热均匀、环保节能的一种新型油炸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油炸炉,包括支架和电加热管,所述支架上设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槽内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将工作槽分隔成密闭的加热槽和设在加热槽上方的油炸槽;所述电加热管设在加热槽内,且所述加热槽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采用上述结构,电加热管设在加热槽内,电加热管的热量先传导至与其接触的导热介质上,且热量被均匀的释放在导热介质内;然后导热介质将热量传导至导热板上,热量再通过导热板被油炸槽内的油吸收,该油温升高可用于油炸食物。热量在传导的过程中损失较少,节能;油炸槽内的油温均匀,经其油炸的食物均一稳定;油炸用油、食物没有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残渣不会吸附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不存在附着残渣而导致传热不均或耗能较多的情况,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铰接有与油炸槽配合的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上设有吸附介质。
采用上述结构,吸附件可用于吸附油炸槽内产生的残渣,有利于提高油的使用时间和新鲜程度;同时吸附件可与油炸槽配合,有利于将油炸槽内的所有残渣清除干净。
作为优选,所述油炸槽内设有油炸网框,所述油炸网框上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拿出或取出食物,还能减少食物对油炸槽的内壁的直接附着,减少腐蚀等,增加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透明的液面指示管;所述液面指示管的一端密闭,其另一端和加热槽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液面指示管的一端密闭,其另一端和加热槽连通,其液面和加热槽内的液面一致,因此能用于指示加热槽内的液面。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添导热介质管;所述添导热介质管的一端连有密闭盖,其另一端和加热槽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添导热介质管的一端连有密闭盖,其另一端和加热槽连通,导热介质通过添导热介质管进入加热槽来进行补充;且添导热介质管的一端连有密闭盖,有利于其与外环境的隔绝。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介质为锡或食用油;所述吸附介质为熟淀粉颗粒。
锡的熔点在230℃左右,其在电加热管的作用下会熔融成液态,且其导热性质良好,能将热量均匀的传导至导热板上;食用油和油炸用的油一致,也能起到较好的均匀导热作用。吸附介质为熟淀粉颗粒,熟淀粉颗粒如米饭为健康食品,且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油渣等残渣的能力;熟淀粉颗粒能吸附油炸槽301内的油内的残渣,保证油的洁净,用于提高油的健康及使用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电加热管设在加热槽内,电加热管的热量先传导至与其接触的导热介质上,且热量被均匀的释放在导热介质内;然后导热介质将热量传导至导热板上,热量再通过导热板被油炸槽内的油吸收,该油温升高可用于油炸食物;同时锡的熔点在230℃左右,其在电加热管的作用下会熔融成液态,且其导热性质良好,能将热量均匀的传导至导热板上;食用油和油炸用的油一致,也能起到较好的均匀导热作用;热量在传导的过程中损失较少,节能;油炸槽内的油温均匀,经其油炸的食物均一稳定;油炸用油、食物没有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残渣不会吸附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不存在附着残渣而导致传热不均或耗能较多的情况,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金厨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金厨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4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三维石墨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生产竹炭的节能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