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座椅前置水平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580.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茂;张润高;周林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6 | 分类号: | B60N2/06;B60N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座椅 前置 水平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座椅前置水平 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里,为使不同个子的驾驶员能舒适地操作方向盘或者使乘员有 舒适的乘坐空间,则要求汽车座椅能在水平方向上前后移动。根据移动的方式 不同,汽车座椅可以分为电动座椅和手动座椅。
通常电动座椅前后移动主要靠电动滑道的运动来实现的,此处的电动滑道 主要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和滑道两部分构成。
在下文中,前置水平驱动机构简称FHDM(FrontalHorizontalDriving Mechanism),由于水平驱动机构的减速箱安装在滑轨的前端称为前置水平驱动 机构。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动滑轨总成的爆炸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水平驱动机 构的立体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水平驱动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水 平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水平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6为图5 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电动滑道包括公轨10、母轨20和水平驱动机构30, 水平驱动机构30包括减速箱31、旋转螺母箱32和丝杆33。其中,公轨10通 过螺栓与座椅座盘连接,母轨20通过螺栓与车身地板连接。水平驱动机构30 的旋转螺母箱32通过螺栓与母轨20固定,水平驱动机构30的减速箱31和丝 杆33固定在公轨10中。
上述结构的电动座椅的前后移动调节方法为:先是通过电机驱动水平驱动 机构30的减速箱31里的蜗杆,由蜗杆再带动丝杆33旋转,通过需旋转螺母 箱32里的旋转螺母,丝杆33与旋转螺母箱32作相对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公 轨10与母轨20作相对反向运动,进而实现座椅的前后移动。
现有技术中的水平驱动机构30存在诸多缺点:
一、传动环节多,机械效率低。
二、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总共有19个零件,成本高。
三、丝杆是转动的,丝杆两端是间隙配合,容易造成震动噪音大。
四、水平方向自由间隙较大,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减速箱与丝杆之间, 二是旋转螺母箱与丝杆之间。
五、水平驱动机构的减速箱是在滑道的外面,在生产线上,由于工人的误 操作,减速箱很容易被碰伤,从而造成水平驱动机构不工作或者产生异音。
显然,前置水平驱动机构FHDM的性能是决定电动座椅舒适度的重要原因 之一。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电动座椅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 此,设计一个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前置水平驱动机构FHDM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中前置水平 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效率较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座椅前置水平驱动 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电动座 椅前置水平驱动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前置水平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箱总成、 浮动螺母总成和丝杆,所述减速箱总成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一端部,所述浮动螺 母总成固定在所述丝杆上;
其中所述减速箱总成包括涡轮、蜗杆、轴承、两个制动螺母体及减速箱体 组件,所述涡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制动螺母体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 述减速箱体组件和所述轴承与所述涡轮和所述蜗杆组合为一体,使得所述丝杆 随着所述涡轮一起旋转。
较佳地,所述减速箱体组件包括减速箱体和减速箱支架,所述涡轮和所述 蜗杆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体内,所述减速箱体固定至所述减速箱支架内,所述制 动螺母体对应固定在所述减速箱支架和所述丝杆连接的两端处。
较佳地,所述减速箱支架和所述减速箱体之间还设有减振套。
较佳地,所述浮动螺母总成包括浮动螺母支架、浮动螺母、保持套和减振 套,所述浮动螺母安装在所述减振套内,所述减振套固定在所述保持套内,所 述保持套安装在所述浮动螺母支架里。
较佳地,所述保持套呈工字型。
较佳地,所述保持套上设有四条凸出边,所述凸出边两两分布于所述保持 套的一组相对的两端部,所述凸出边与所述浮动螺母支架配合,使所述浮动螺 母在所述浮动螺母支架内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制动螺母体铆压在所述丝杆上。
较佳地,所述制动螺母体的中间设有突出的轴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专用儿童安全座椅
- 下一篇: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