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持续空气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5437.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18/16;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续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风能转换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风能的利用主要采用风力带动风轮叶片,叶片带动风轮转轴,风轮转轴 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发电机轴,风轮转轴带动发电机轴转动,进而实现风力-机械能-电能的转 换。成熟的传动机构往往会由齿轮和皮带形成长距离机械能传动,由涡轮和蜗杆形成单向机 械能传动,也可以利用成熟的联轴器形成稳定的短距离机械能传动。
例如风轮转轴通常通过轴向固定齿轮和传动机构的齿轮间啮合传动,进一步若干套传动 机构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传动比与风轮转轴连接,形成一个风轮转轴带来的几个差异的机械能 输出通道。
将在实际应用中,直接利用风能转换的机械能驱动终端设备往往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 偏远地域的大规模分散施工单位的建设进度。但直接利用风能转换的机械能提供能量输出, 风速的动态变化对于终端设备的工况会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制取现场压缩空气,会利用双螺杆空压机,现有方式是利用电动机输出轴连接双螺 杆空压机的主转子(可以是阳转子或凸转子),带动主、副转子(可以是相应的阴转子或凹转 子)间反向旋转,主、副转子一端作为吸气端,密封的容纳主、副转子的机壳上吸气端开设 的单一吸气孔吸入常压空气,主、副转子另一端作为排气端,机壳上在排气端开设的单一排 气孔排出压缩空气,机壳中主、副转子转动形成压缩空气。直接利用风能转换驱动双螺杆空 压机会使压缩空气输出不稳定,造成需要额外的压力容器储存、恒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持续空气压缩机,解决现有双螺杆空压机无法直接利用 风动力转化的机械能有效维持压缩空气稳定压力输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持续空气压缩机,包括风轮和双螺杆空压机,所述双螺杆空压机包括密 封的第一机壳,和固定在第一机壳中的第一主转子、第一副转子,还包括密封的第二机壳, 和固定在第二机壳中的第二主转子和第二副转子,所述风轮的风轮转轴通过传动机构分别连 接所述双螺杆空压机的第一主转子和第二主转子;第一机壳的吸气端设置第四吸气孔和第五 吸气孔,第一机壳的排气端设置第三排气孔,第二机壳的吸气端设置增压吸气孔,第二机壳 的排气端设置第一增压排气孔和第二增压排气孔;第二增压排气孔和第五吸气孔间通过回流 金属管连通。
所述回流金属管的进气侧管路上设置第四通断电磁阀,所述第三排气孔和增压吸气孔间 的排气管路上设置第四吸气单向阀,所述第四吸气孔的进气管路上设置第五通断电磁阀,所 述第一增压排气孔的排气管路上设置第六通断电磁阀。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在所述风轮转轴上形成的同轴线的蜗杆,在蜗杆的一侧,设置相配合 的第一涡轮,第一涡轮固定与蜗杆垂直的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与双螺杆空压机的第一主 转子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在蜗杆的另一侧设置相配合的第二涡轮,第二涡轮固定与蜗杆垂 直的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与双螺杆空压机的第二主转子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持续空气压缩机可以实现两级空气压缩,通过控制气路上设置的单向阀 或电磁阀的通断,就可以适应风动力的变化,在不使用电动机的基础上,使压缩空气的压力 输出趋于一个稳定的压力值,使得输出工况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持续空气压缩机的一种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持续空气压缩机中双螺杆空压机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持续空气压缩机中双螺杆空压机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持续空气压缩机中双螺杆空压机的再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自持续空气压缩机包括风轮和双螺杆空压机,风轮的风轮转轴通过传动机构 连接双螺杆空压机的主转子。
如图1所示,风轮转轴01上形成一个同轴线的蜗杆02,在蜗杆02的一侧,设置一个相 配合的第一涡轮03,第一涡轮03固定与蜗杆02垂直的第一驱动轴04,第一驱动轴04与双 螺杆空压机的主转子通过第一联轴器05连接。第一涡轮03、第一驱动轴04和第一联轴器05 与蜗杆02形成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风合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调速的立式凝结水泵
- 下一篇:柱塞泵配流盘摩擦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