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踩折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2425.0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轶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折叠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设置超轻量级隐形折叠结构,可 以站姿踩踏折叠的补余式增程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折叠交通工具折叠部是关键受力部,故目前的技术方案均设置有较大体积和较笨 重的折叠结构。
滑板车折叠速度慢、折叠后体积大且有尖锐凸起,不便携带。
本发明人在发明CN103661731A公开了一种翻铰式折叠滑板包。该发明的杆系折 叠结构轻质高强,能以一个动作秒速折叠。然而,其依然存在一个醒目的杆系支撑折叠结 构;其折叠时需弯腰提拉握把完成折叠,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获得一种超轻量级和隐蔽折叠结构,且能以站姿脚踩折叠,本发 明公开了一种踩折滑板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踩折滑板车,包括轮、踏板、折叠机构、折叠拉杆和折叠助力机构,一种踩折滑 板车还附加有箱包,其特征是:
所述轮包括一组或两组前轮轮组和两组或一组后轮轮组,所述轮是定向轮或万向 轮。所述轮组是单轮或多个轮的组合,多个轮的组合包括同轴并列的轮组、纵向排列的轮组 或者轮的轴心在同一立面三角分布的爬梯轮组。在后轮或前轮设置有刹车,在踏板后端设 置有刹车踏板或在折叠拉杆把手设置有刹车握把。
设置后轮连接在踏板后端。设置前轮由前叉连接在折叠拉杆下端且连接折叠机 构。设置踏板由折叠机构连接在折叠拉杆下端后方。设置折叠拉杆与踏板的交角为75~90 度。
当一种踩折滑板车设置有箱包时,箱包连接在折叠拉杆前方。
所述折叠拉杆是一级折叠、二级折叠或三级折叠以上的折叠杆件。所述折叠拉杆 是单杆拉杆或者双管拉杆。所述折叠拉杆是直拉杆或弧形拉杆。
设置踩折滑板车的前叉是后掠式前叉或前掠式前叉,所述后掠式前叉将前轮连接 在竖向轴轴心垂线的后侧,使前轮轴心与竖向轴轴心垂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前掠式前叉 与之相反。当前轮是两轮轮组时,设置前叉有弯折结构,使踏板折叠时,前叉、前轮与踩折滑 板车其他构件互不干涉。
在踏板首端中部设置有收窄的艏部结构,使踩折滑板车在转向时,踩折滑板车各 构件互不干涉。在踏板后段末端中部设置有燕尾槽或收窄的艉部结构,使踏板折叠时踩折 滑板车各构件互不干涉。当需要增加刚度减轻重量时,踏板还设置有加强筋。为安全使用, 踏板的踏面还设置有防滑结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十字轴、键、铰臂和非拆卸卡扣。所述十字轴是一个横向轴在后 和一个竖向轴在前交叉形成的一体化构件;
在横向轴设置有铰链a,在踏板中段底部设置有铰链b,设置铰臂一端铰接铰链a, 另一端铰接铰链b,从而成为翻折机构;一种铰链b是与踏板底部加强筋一体化设计的。
在竖向轴设置有铰链q,前叉铰接铰链q从而与竖向轴成为转向机构。折叠拉杆与 前叉固定连接成为上述转向机构的导向机构。
在横向轴的后端顶部和与之对应的踏板底部分别设置有适配的键,设置横向轴的 后端顶部的键为键a,踏板底部的键为键b,当踩折滑板车展开时,踏板绕铰链b搭接在十字 轴,这组键相互抵靠,限制铰链a的转动自由度。一种结构加强方案是,踏板底部键b垂直于 横向轴方向,沿踏板纵向加长,与踏板加强筋一体化设计。一种结构加强方案是,在踏板首 端与竖向轴之间分别设置有适配的榫卯结构或适配的键c与键d,当踏板搭接在十字轴时, 所述榫卯结构咬合,或者适配的键c与键d相互抵靠,进一步限制铰链a的转动自由度。
所述的折叠助力机构是设置在踏板后端的杠杆机构。一种折叠助力机构还在踏板 艏部设置有牵引机构,一种牵引机构一体化设计为提手。
所述杠杆机构设置有杠杆由支点与踏板后端连接,杠杆c端连接踏板底部,杠杆d 端上翘露出在踏板后端并设置有脚踏。所述杠杆是由刚性材料或者弹性材料制成的。当杠 杆是由刚性材料制成时,一种刚性材料的杠杆是与踏板一体化设计的空间弯折结构。
一种杠杆机构是与后轮刹车一体化设计的。当一种弹性材料的杠杆机构与后轮刹 车一体化设计时,设置弹性材料的杨氏模量为当骑行者不在踏板上时,踩压杠杆d端脚踏, 杠杆无弹性变形,杠杆绕支点转动撬动踏板艏部沿导轨上行成为折叠助力机构;当骑行者 站在踏板上时,踩压杠杆d端脚踏,杠杆发生弹性变形,使和挡泥板一体化设计的杠杆脚踏 与后轮摩擦接触成为后轮刹车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轶,未经罗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2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引线电动车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客运电动三轮车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