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殖壶菌WZYU011及其生产凝乳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6502.4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欣君;汪钊;陈虹;葛佳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5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殖壶菌 wzyu011 及其 生产 凝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殖壶菌WZYU011及其生产凝乳酶的方法,将裂殖壶菌通过斜面培养、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即可得到凝乳酶粗酶液。该方法首次使用裂殖壶菌在包含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和海盐等廉价原料的培养基中快速生产凝乳酶,避免了在培养基中另外添加钙和镁等无机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整个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控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利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所得凝乳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凝乳酶的需求。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乳酶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裂殖壶菌生产凝乳酶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裂殖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是一种海洋类真菌的异养型微生物,其细胞中富含DHA等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已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DHA高产菌株。裂殖壶菌分布于海洋生境,能够利用自身的多酶体系高效分解环境基质,满足自身快速生长的需求,其数量级甚至超过细菌,而且作为分解者参与海洋环境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使牛奶凝固的关键酶,属于酸性蛋白酶,又称天冬氨酸蛋白酶,其产值占整个酶制剂总产值的15.5%,市场需求量巨大。凝乳酶的传统来源是哺乳期小牛的皱胃,因其具有较高的凝乳和蛋白水解能力而成为奶酪制作的首选酶。然而动物来源的酶成本昂贵,且提取程序和工艺较为复杂,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于凝乳酶的要求。所以,研究者不断寻求新的凝乳酶资源。微生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和易于控制生产条件等优点,而且微生物凝乳酶多属胞外酶,提取方便,使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微生物凝乳酶主要由米黑毛霉、微小毛霉和粟疫霉等霉菌通过固态发酵生产,霉菌容易产生菌丝体,影响产酶;另外与固态发酵相比,液态发酵技术具有发酵时间短、过程易于控制和产量高等优势。而关于裂殖壶菌来源的凝乳酶及其液态发酵生产的研究并未见报道。裂殖壶菌已通过FDA安全认证,中国卫生部也将其加入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名录,故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该菌能够利用廉价基质快速生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发酵产品的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菌株--裂殖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WZYU011及利用裂殖壶菌WZYU011高效生产凝乳酶的方法。本发明首次使用已通过食品安全认证的海洋微生物裂殖壶菌,采用廉价原料高效生产凝乳酶,有效降低了凝乳酶的生产成本,且整个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控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株新菌株--裂殖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WZYU01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619,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7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裂殖壶菌WZYU011生产凝乳酶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裂殖壶菌WZYU011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5-35℃下,50-600rpm振荡培养,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离心,弃细胞沉淀,得到含凝乳酶的粗酶液,将粗酶液分离纯化,获得凝乳酶;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40-120g/L,酵母粉10-20g/L,蛋白胨5-20g/L,海盐20g/L,溶剂为水,pH值自然。
进一步,所述裂殖壶菌WZYU011接种前先进行斜面活化和种子扩大培养:(1)斜面培养:将裂殖壶菌WZYU011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25-35℃下培养1-3天;所述斜面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酵母粉10g/L,蛋白陈5g/L,海盐20g/L,琼脂20g/L,溶剂为水,pH值自然;(2)种子培养:将斜面培养基上的菌体接入含100mL种子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在25-35℃下,50-300rpm震荡培养1-3天,得到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为:葡萄糖60g/L,酵母粉10g/L,蛋白陈5g/L,海盐20g/L,溶剂为水,pH值自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