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1993.3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属于信号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回波信号,所述回波信号是发射信号受到飞行目标反射后形成的信号;将所述回波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预定信号处理操作,得到与所述飞行目标对应的目标信号;所述预定信号处理操作至少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和二维恒虚警率CFAR检测;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确定所述飞行目标的运动轨迹和/或运动趋势;解决了雷达在监测飞行高度低、体积小、速度慢的飞行目标时漏检率和虚警概率高的问题,达到了降低漏检率和虚警概率,提高对飞行目标的定位及跟踪精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无人机、三角翼、滑翔伞、热气球、航模等飞行目标的普及和应用,对该类飞行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具有迫切需求,
相关技术中,雷达向外发射发射信号,再接收由飞行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利用脉冲压缩技术和相参积累等技术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飞行目标的信息,再根据飞行目标的信息进行预警。
然而,该类飞行目标具有飞行高度低、体积小、速度慢的特点,容易隐匿于地杂波中,且RCS(Radar Cross-Section,雷达散射截面积)小也令该类飞行目标不易于被雷达发现,导致监测时漏检率和虚警概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回波信号,回波信号是发射信号受到飞行目标反射后形成的信号;
将回波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对基带信号进行预定信号处理操作,得到与飞行目标对应的目标信号;预定信号处理操作至少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和二维恒虚警率CFAR检测;
根据目标信号确定飞行目标的运动轨迹和/或运动趋势。
可选的,将回波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包括:
对回波信号进行模拟数字AD采样,得到两个正交的数字信号;
对两个正交的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处理,得到两个正交的基带信号。
可选的,对基带信号进行预定信号处理操作,得到与飞行目标对应的目标信号,包括:
对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处理,得到线性调频信号;
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第一信号;
对第一信号进行FFT处理以及相参积累,得到第二信号;
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对第二信号进行二维CFAR检测,得到与飞行目标对应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对第二信号进行二维CFAR检测,得到与飞行目标对应的目标信号,包括:
检测第二信号的检测单元M(k,l)是否满足M(k,l)>Ka×Y(k,l)且M(k,l)>Kb;
若检测单元M(k,l)满足M(k,l)>Ka×Y(k,l)且M(k,l)>Kb,则确定检测单元M(k,l)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幅度过门限;
对信号幅度超过门限的第二信号,依据预设的虚警率进行门限调整,得到目标信号;
其中,M(k,l)和Y(k,l)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1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巴克码信号的时域调制域参数联合测量方法
- 下一篇:激光雷达外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