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0307.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千;房永强;蔡济钧;刘元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L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魏思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动车 低压配电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中的常电电源配电电路、ACC档电源配电电路、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ON档电源配电电路、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及多个保险片;常电电源配电电路的前端连接铅酸电池的正极,后端配置相应规格的保险片后与负载部件连接;ACC档电源配电电路及ON档电源配电电路的前端分别通过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及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与铅酸电池正极连接,后端配置相应规格的保险片后与负载部件连接;整车控制器连接ACC档开关及ON档开关,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再与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低压配电盒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客车低压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分散式的低压配电,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系统、高压DC/DC、预充盒、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多合一控制器、低压DC/DC转换器等燃料电池系统各部件的低压电源是采用车辆钥匙开关分散供电,即在线束上增加保险,增加继电器。这种配电方式的各配继电器、保险片分布在各处,线束设计复杂,布线杂乱,当车辆出现问题时,排查问题困难;存在绝缘层磨损导致线路短路,从而导致车辆燃烧的风险;因为布线杂乱,整车电磁干扰会更大,需要针对此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料电池电动车低压配电盒,包括壳体、常电电源配电电路、ACC档电源配电电路、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ON档电源配电电路、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及多个保险片;所述常电电源配电电路、所述ACC档电源配电电路、所述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所述ON档电源配电电路、所述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所述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以及所述多个保险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常电电源配电电路的前端连接铅酸电池的正极,后端配置相应规格的保险片后与负载部件连接;所述ACC档电源配电电路的前端通过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与铅酸电池正极连接,后端配置相应规格的保险片后与负载部件连接;所述ON档电源配电电路的前端通过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与铅酸电池正极连接,后端配置相应规格的保险片后与负载部件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ACC档开关及ON档开关,用于接收指令信号,所述整车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的开合;所述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以及所述的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采用24V/250A继电器;所述第三低压配电继电器采用24V/20A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常电电源配电电路、所述ACC档电源配电电路、所述ON档电源配电电路的后端配备多个电源输出口及预留扩展口。
进一步的,包括第四低压配电继电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第四低压配电继电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低压配电继电器的开合;所述第四低压配电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低压配电继电器采用24V/20A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常电电源配电电路的负载部件包括整车控制器、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多合一控制器、低压DC\DC转换器;所述的ON档电源配电电路的负载部件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系统、高压DC\DC转换器、预充盒;所述ACC档电源配电电路的负载部件包括燃料电池电堆。
进一步的,所述的铅酸电池正极依次连接总电源开关、总保险片后分别连接常电电源配电路的前端、第一低压配电继电器、第二低压配电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总保险片采用250A的保险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智能交互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润滑油的合成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