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4122.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靖华;游军飞;徐茶清;曹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前驱体 正极活性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 正极 羟基氧化物 活性材料 包覆层 次球 电池 高温存储性能 高温循环性能 镍钴锰酸锂 氧化性气氛 锂离子电池 羟基氧化铝 羟基氧化钛 羟基氧化镓 一次粒子 复合材料 烧结 氧化锆 羟基 团聚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电池;所述前驱体包括由LiNi1‑x‑y‑zCoxMnyMzO2一次粒子团聚形成的二次球以及位于二次球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羟基氧化物,所述羟基氧化物选自羟基氧化铝、羟基氧化锆、羟基氧化钛以及羟基氧化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M选自Al、Zr、Ti、V、Nb、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0<x<1,0<y<1,0≤z<1,0<x+y+z<1;本发明通过优先制备得到上述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前驱体,然后将该前驱体在氧化性气氛下烧结,制备得到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具有良好的高温存储性能以及高温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镍钴锰酸锂因其兼具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材料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各种材料缺点,如电压平台高、可逆比容量大、结构稳定、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改善镍钴锰酸锂的充放电性能,通常会在镍钴锰酸锂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氧化物,包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湿法包覆,例如将镍钴锰酸锂粉体材料分散在水、乙醇、丙酮、四氯化碳等溶剂中,然后在溶剂中加入硝酸铝、氨水、氢氧化钠等,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铝离子以氢氧化铝或者铝的沉淀物的形式沉积在镍钴锰酸锂颗粒表面,然后通过多次过滤、洗涤等方式获得沉积有铝盐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前驱体,然后再将该前驱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分解、氧化反应,将铝的化合物反应成三氧化二铝颗粒,三氧化二铝以颗粒的形式分布在镍钴锰酸锂颗粒表面,从而获得包覆有三氧化二铝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另一种方式是干法包覆,即将镍钴锰酸锂材料粉体和三氧化二铝粉末经过高速物理混合,使三氧化二铝粉末吸附到镍钴锰酸锂颗粒表面,再经过一定的温度进行后期的热处理,从而获得表层覆盖有三氧化二铝颗粒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
上述方法中,湿法包覆需要将镍钴锰酸锂材料浸泡在溶剂中,材料的容量会降低,直接影响材料的能量密度,另外,在包覆过程中,需要加入分散剂,而一般的分散剂都伴有一定的毒性,影响环保;干法包覆由于是物理混合,金属氧化物与镍钴锰酸锂材料颗粒之间通过范德华力吸附,没有键合作用,因此吸附力弱,在后期的处理工序中容易脱落,另外由于镍钴锰酸锂处理与金属氧化物的比重相差悬殊,在物理混合过程中,难以保证不偏析,容易出现堆积现象导致包覆不均匀,因此也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LiNi1-x-y-zCoxMnyMzO2一次粒子团聚形成的二次球以及位于二次球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羟基氧化物,所述羟基氧化物选自羟基氧化铝、羟基氧化锆、羟基氧化钛以及羟基氧化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M选自 Al、Zr、Ti、V、Nb、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0<x<1,0<y<1,0≤z<1,0<x+y+z<1。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优先制备得到上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然后将该前驱体在氧化气氛下进行烧结,制备得到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均匀地包覆在镍钴锰酸锂材料颗粒的表面,将该包覆有金属氧化物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池具有良好的高温存储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发明人更进一步发现,采用此驱体在氧化气氛下烧结后制备得到的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镶嵌在镍钴锰酸锂的二次球表面的缝隙内,金属氧化物在镍钴锰酸锂材料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紧密的包覆层,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该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层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4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