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51651.3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勇;杨国安;彭玉佩;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卸 硅棒用 转动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水平仪置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之间,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铰接有转动环,机械手底部固定有吊环,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铰接有转动块,转动块设有第三滑动机构,第三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三导轨之间还设有第三丝杠螺母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能够实现悬臂的多个自由度的调节,结构简单便于调整,在找准对正时能够自由调节,使其快速准确的完成定位,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新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硅的单晶体是一种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其使用范围的使用量越来越高,占各种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目前所使用的各个领域的单晶硅,一般均是由较大的硅棒进行切割加工,切割成不同尺寸来应用到各个领域,而现有的在对硅棒进行加工时,均是通过人力进行搬运,放置在相应的存放架或加工设备上,由于硅棒的重量较大,且存放架较高,在上下搬运时难免会碰撞到架子,造成硅棒的损坏,产生浪费,而且在高的架子上上下人工搬运硅棒,浪费人力物力,且效率较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成本。针对此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通过此种结构实现悬臂的柔性连接,实现在定位的过程中多自由度的调整,能够高效快速的实现硅棒的固定,结构简单便于调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以简单的转动机构实现多自由度的柔性连接,便于控制不同方向的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水平仪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铰接有转动环,机械手底部固定有吊环,所述吊环置于所述转动环内,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铰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滑动机构与所述机械手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悬臂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两条所述第三导轨之间还设有第三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三丝杠螺母副的第三螺母和所述第三滑块上共同固定有支板,所述转动块固定在所述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转动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悬臂,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所述第二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丝杠螺母副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丝杠螺母副通过第三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三丝杠螺母副的第三丝杠通过第三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三丝杠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动机和所述水平仪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装卸硅棒用转动机构,通过此种结构实现悬臂的柔性连接,实现在定位的过程中多自由度的调整,能够高效快速的实现硅棒的固定,结构简单便于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朗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1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机械臂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 下一篇:吊灯(56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