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人和动物中COL1A1基因表达的siRNA、包含其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8922.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雁;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3;A61P1/16;A61P13/12;A61P11/00;A61P1/00;A61P9/00;A61P9/1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尹吉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人和 动物 col1a1 基因 表达 sirna 包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抑制人和动物中COL1A1基因表达的siRNA分子、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siRNA分子能够长效地抑制人和动物中COL1A1基因的表达,治疗或改善肝纤维化以及与其相关的肝脏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iRNA、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涉及能够抑制人和动物中COL1A1基因表达的siRNA分子、含有该siRNA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的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致死性疾病的必经病变过程,所以抗肝纤维化成为慢性肝病治疗的重中之重。
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手段非常有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原发病去除致病因素,如抗病毒、戒酒等;二是针对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如通过抑制炎症或脂质过氧化,或者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活化,以及促进胶原降解等。临床药物中,使用干扰素抑制星状细胞的激活和增殖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使用拉米夫定抑制HBV DNA的复制,使用秋水仙碱和水飞蓟素干扰细胞的胶原分泌。但这些药物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不确切,对肝纤维化患者生存率也无明显改善,而副作用发生率却明显增加。
正常肝脏中主要胶原蛋白类型为CoLI和CoLIII,大致比例为1∶1。当肝脏细胞损伤时,作为细胞应激的反应之一,就是增加胶原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量来保护受伤的组织。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胶原蛋白表达急剧升高,胶原生成量远超过自然酶解的速度,此时胶原蛋白可占肝脏总蛋白的50%,且CoLI与CoLIII比值增加,到后期此比例可增至3倍左右。
CoLI是肝纤维化、肝硬化时肝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主要经过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去除端肽及交联等合成。因此,作用于胶原合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均有可能减少胶原在肝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提示CoLI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用针对Col1-α的siRNA有效抑制其mRNA的表达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胶原蛋白的生成和在肝组织中的蓄积,从而减低细胞外基质的蓄积量,从而缓解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病进程。前期的动物实验已初步证实抑制此靶点可改善纤维化。
然而迄今为止,用于治疗与CoLI基因表达相关的疾病的siRNA药物临床应用进展缓慢,其中,siRNA本身的活性较差,是影响该类药物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此外,siRNA针对不同物种的靶核酸存在物种间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siRNA药物研发进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同时在多物种中高度同源的、用于治疗与CoLI基因表达相关的疾病的siRNA和含siRNA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用于治疗与COL1A1基因表达相关的疾病的siRNA和含siRNA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COL1A1的siRNA,所述siRNA为双链结构,包括完全互补的正义链和反义链,其中所述正义链含有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反义链含有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中,
正义链:5’-GAAUGGAGAUGAUGGGGAA-3’(SEQ ID NO:1),
反义链:5’-UUCCCCAUCAUCUCCAUUC-3’(SEQ ID NO:2);
正义链:5’-GGGUGUUCCUGGAGACCUU-3’(SEQ ID NO:3),
反义链:5’-AAGGUCUCCAGGAACACCC-3’(SEQ ID N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