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8422.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自动化 上下 机械手 传动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设备不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现代化的设备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冲压装置,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零件加工领域,冲压装置的到广泛应用。
目前,传统的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具有机架,机架顶部装有伺服电机、滚珠丝杆,机架背面下部装有控制装置,机架正面上部装有左右对称布置的垂直导轨,垂直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溜板,溜板顶部与滚珠丝杆螺母座固定连接,滚珠丝杆与螺母座长期工作后,会产生轴向积累公差,影响到端拾器拾料的准确性,这种传统结构的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采用钢珠和保持架对导轨滑板进行导向,钢珠容易磨损,使用噪声大,结构不紧凑,传动不平稳,工件的输送精度较低,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为中空结构,所述传动带上设有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周围设有拾取器,所述拾取器位于传动带内,所述拾取器为中空结构,所述拾取器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的固定部与置物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活动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物料通道内,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内嵌有测距仪,所述传动带的一侧设有维修板,所述维修板通过活页与传动带的侧壁连接,所述传动带上固定连接有报警灯。
优选的,所述拾取器的数量为两至八个,所述拾取器对称设置在物料通道周围。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测距仪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灯和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带上的物料通道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中,当开始模具完成冲压时,隔板置于置物仓内,驱动装置移动,使物料通道位于模具下方,伸缩杆运动,使隔板伸出,且模具位于限位块之间,完成模具拾取,驱动装置将模具移至其他位置,模具继续加工,当模具未落在限位块之间,而是有一侧落在限位块上时,测距仪将测得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处,控制器发射信号至驱动装置和报警灯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报警灯报警,工作人员检修完成后,驱动装置继续工作,设备简单,安装检修方便,输送精度高,提高了模具成型的成功率,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带、2拾取器、3伸缩杆、4限位块、5维修板、6报警灯、7置物仓活页、8活页、9物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传动带张紧装置,包括传动带1,传动带1为中空结构,传动带1上设有物料通道9,物料通道9周围设有拾取器2,拾取器2位于传动带内,拾取器2为中空结构,拾取器2内部设有伸缩杆3,伸缩3的固定部与置物仓7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杆3的活动部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设有限位块4,限位块4位于物料通道9内,限位块4的顶部内嵌有测距仪,传动带1的一侧设有维修板5,维修板5通过活页8与传动带1的侧壁连接,传动带1上固定连接有报警灯6,拾取器2的数量为两至八个,拾取器2对称设置在物料通道9周围,传动带1上设有驱动装置,测距仪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灯6和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传动带1上的物料通道9至少为两个,当开始模具完成冲压时,隔板置于置物仓7内,驱动装置移动,使物料通道9位于模具下方,伸缩杆3运动,使隔板伸出,且模具位于限位块4之间,完成模具拾取,驱动装置将模具移至其他位置,模具继续加工,当模具未落在限位块4之间,而是有一侧落在限位块4上时,测距仪将测得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处,控制器发射信号至驱动装置和报警灯6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报警灯6报警,工作人员检修完成后,驱动装置继续工作,设备简单,安装检修方便,输送精度高,提高了模具成型的成功率,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