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免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36523.1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8246264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5
发明(设计)人: 董凡;邵柯 申请(专利权)人: 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0/26 分类号: B01J20/26;B01J20/30;A61M1/36
代理公司: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代理人: 陈曦;杜梁缘
地址: 519085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dna 免疫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免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有醛基的聚苯乙烯基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2)DNA配基接枝固载。通过该方法制备的DNA免疫吸附剂直接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载体,用大孔吸附树脂替代活性炭或碳化树脂,由于生产过程中减少了炭化和活化工艺,保留了树脂骨架的韧性,大幅降低了微粒脱落的风险;另外,本发明采用化学接枝法,直接将DNA配基固载到大孔吸附树脂上,通过化学键连接的DNA配基固载牢固,不易脱落;此外,由于没有火棉胶等包膜材料的包埋和掩盖,固载在树脂表面及孔道内部的DNA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吸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用于吸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致病物质的DNA免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其中,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是参与SLE发病的主要抗体,其特异性可达90%,是SLE特异性抗体。

近年来,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疗法,即免疫吸附。这是通过吸附除去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病因子,净化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免疫吸附是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除去致病因子,主要是血浆吸附,从而避免了离心式和一次膜血浆分离大量丢弃血浆的弊端,因此利用血液直接吸附和血浆吸附,能特异地选择性地吸附血浆中特定的病因物质。

根据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作用原理,可以将吸附剂分为生物亲和型和物化亲和型。前者包括:①抗原固定型:将抗原固定在载体上,吸附除去相应的抗体或免疫复合物;②抗体固定型:将抗体固定在载体上,吸附除去相应的抗原;③补体固定型:将C1q固定在载体上,吸附除去免疫复合物;④蛋白A固定型:将蛋白A固定在载体上,吸附除去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后者包括:①静电结合型:通过吸附剂和被吸附物之间的静电作用而相互结合;②疏水结合型:靠吸附剂侧链的疏水基团与被吸附物之间的疏水作用力而结合。

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DNA免疫吸附,采用免疫吸附疗法可以特异性的吸附和清除抗ds-DNA抗体,从而对SLE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欧洲专利EP 0272792A1披露了基于活性炭或者碳化树脂的DNA免疫吸附剂制备方法,它们以活性炭或碳化树脂为载体,以小牛胸腺DNA为配基,利用火棉胶包膜固载DNA。但是,无论是活性炭还是碳化树脂,均存在碳颗粒易脱落的问题,即使通过火棉胶包膜,仍然无法解决微粒脱落的问题,因而使用之前需要增加时间进行充分预冲至无微粒,从而避免治疗时微粒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而导致发生血栓、过敏、刺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DNA采用火棉胶包埋方式固载还存在两个缺点:(1)部分DNA会由于包埋不充分,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脱落,导致DNA固载量下降;(2)部分被包埋过深的DNA又无法与抗体接触;无论是DNA固载量下降还是包埋过深都会影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吸附性能好的,微粒脱落率低的DNA免疫吸附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DNA免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载体,更安全、更有效、同时生产工艺更为简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DNA免疫吸附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DNA免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含有醛基的聚苯乙烯基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6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