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丙醇氧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5883.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风;林民;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1/03 | 分类号: | C07D301/03;C07D301/12;C07D301/16;B01J29/89;C07D30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醇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丙醇氧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氧化反应条件下,使含有烯丙醇、氧化剂和可选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反应进料依次流过第1催化剂床层至最后的第n催化剂床层,每个所述催化剂床层中装填有至少一种钛硅分子筛,所述钛硅分子筛至少部分为改性的钛硅分子筛,所述改性的钛硅分子筛为经历改性处理的钛硅分子筛,所述改性处理包括将作为原料的钛硅分子筛与含有硝酸和过氧化物的改性液接触。该方法能够延长催化剂的单程使用寿命,即使长周期连续运转也能将原料转化率、氧化剂有效利用率和目标氧化产物选择性稳定在较高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丙醇氧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醇又称缩水甘油,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天然油和乙烯基聚合物、破乳剂、染色分层剂的稳定剂,也可以用于合成甘油、缩水甘油醚(胺等)的中间体,广泛用于化学合成、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
工业上生产环氧丙醇主要有甘油氯醇法和醇丙烯法两种。甘油氯醇法由氯丙二醇在碱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条件苛刻,后续分离困难。醇丙烯法一般采用过氧化氢或过乙酸与烯丙醇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丙醇。采用过乙酸为环氧化剂时,反应速度较快,产物中环氧丙醇极易与乙酸反应生成缩水甘油乙酸酯,使蒸馏分离困难,而且环氧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在室温下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引起爆炸,因此该法在工业上应用困难很大。此外,还可以采用六价钨酸盐为催化剂将烯丙醇与氧化剂(如次氯酸或高氯酸)进行环氧化反应制得环氧丙醇,但该过程对环境污染大,而且所用催化剂活性低、不可再生。
因此,探索一种烯丙醇转化率高,环氧丙醇选择性好,特别是污染小、对环境友好而又简单的新催化氧化烯丙醇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烯丙醇氧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延长催化剂的单程使用寿命,即使长周期连续运转也能将原料转化率、氧化剂有效利用率和目标氧化产物选择性稳定在较高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烯丙醇氧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氧化反应条件下,使含有烯丙醇、氧化剂和可选的至少一种溶剂的反应进料依次流过第1催化剂床层至最后的第n催化剂床层,n为2以上的整数,每个所述催化剂床层中装填有至少一种钛硅分子筛;所述钛硅分子筛至少部分为改性的钛硅分子筛,所述改性的钛硅分子筛为经历改性处理的钛硅分子筛,所述改性处理包括将作为原料的钛硅分子筛与含有硝酸和过氧化物的改性液接触。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反应进料通过第1催化剂床层至第n催化剂床层期间,向第1催化剂床层至第n催化剂床层之间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催化剂床层之间引入第二物流,使得以反应进料的流向为基准,该至少一对相邻的催化剂床层中,位于下游的催化剂床层中反应物流的表观速度高于位于上游的催化剂床层中反应物流的表观速度,在所述一对相邻的催化剂床层中,位于下游的催化剂床层中反应物流的表观速度表示为vm,所述位于上游的催化剂床层中反应物流的表观速度表示为vm-1,所述第二物流的引入量使得vm/vm-1=1.5-15,优选使得vm/vm-1=2-10,更优选使得vm/vm-1=2-5。
优选地,所述第二物流为选自非活性气体、催化剂床层的流出物和所述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床层的流出物为从第1催化剂床层至第n催化剂床层中的至少一个催化剂床层流出的流出物;
优选地,所述第二物流为所述第n催化剂床层的流出物;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物流为从所述第n催化剂床层的流出物中分离出目标产物后剩余的物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