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1725.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明;王添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明;王添才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模块 锂电池 循环充电 蓄电 电能输入接口 纯电动汽车 电子智能控制装置 电能输出接口 电动汽车 交换模块 发电机 发电机输出端 快速充电 行走过程 续航能力 零排放 零污染 输出端 油耗 通断 电量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包括蓄电锂电池、发电机和电子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蓄电锂电池上分别设置有电能输入接口和电能输出接口,所述电子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传感模块、交换模块和第二传感模块,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传感模块连接至蓄电锂电池的电能输入接口,第一传感模块控制发电机输出端与电能输入接口之间的通断,第二传感模块连接至蓄电锂电池的电能输出接口,且第一传感模块和第二传感模块均连接至交换模块。该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能够在电动汽车行走过程中,实现对锂电池的快速充电和循环充电,保证了锂电池的电量,大大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且实现了零污染、零油耗和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随着美国表示回归COP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被纳入到其中,以及主要国家积极实施能源和环境保护战略,全球进入了真正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问题的时代。交通运输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三大问题是否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人类共同问题能够有效解决,为此,全球主要国家政府、组织、汽车生产商、能源供应商、风险投资企业共同行动起来,推动全球汽车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动力系统电动化战略转型,促进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电动汽车社会基础产业形成和相应的政策、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助推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社会的形成。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着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等多种形式。虽然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纯电动汽车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但由于纯电动汽车能实现无污染、无燃料,因此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今后的主要方向。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依靠锂电池驱动汽车行驶,当锂电池电量用完后,就需要停车充电,无法实现长距离的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包括蓄电锂电池、发电机和电子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蓄电锂电池上分别设置有电能输入接口和电能输出接口,所述电子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传感模块、交换模块和第二传感模块,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经过第一传感模块连接至蓄电锂电池的电能输入接口,第一传感模块控制发电机输出端与电能输入接口之间的通断,第二传感模块连接至蓄电锂电池的电能输出接口,且第一传感模块和第二传感模块均连接至交换模块,第二传感模块采集蓄电锂电池的电量数据,并将获取的电量数据发送给交换模块,交换模块对获得的电量数据进行处理,当电量数据低于下阈值时,交换模块向第一传感模块发出充电指令,第一传感模块控制发电机输出端与电能输入接口之间的接通,发电机开始向蓄电锂电池充电,当电量数据高于上阈值时,交换模块向第一传感模块发出停止充电指令,第一传感模块控制发电机输出端与电能输入接口之间的断开,发电机停止向蓄电锂电池充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阈值为80%,上阈值为9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机为12V发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能够在电动汽车行走过程中,实现对锂电池的快速充电和循环充电,保证了锂电池的电量,大大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且实现了零污染、零油耗和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纯电动汽车循环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明;王添才,未经林锦明;王添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用串并联转换装置和串并联转换电路
- 下一篇:一种能远程控制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