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基紫罗兰酮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304.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红;肖唐鑫;胡柏剡;于明;张龙;徐铭;孙恒涛;朱勋;苏雅静;朱先冬;求渭川;李其川;陈志荣;李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74 | 分类号: | C07C45/74;C07C49/203;C07C45/67;C07C49/21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紫罗兰 及其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甲基紫罗兰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柠檬醛和丁酮为原料,PEG为溶剂,金属氢氧化物为缩合剂进行Aldol缩合反应,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酮;
所述的PEG为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EG溶剂的用量为柠檬醛质量的5-15倍。
2.一种甲基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柠檬醛和丁酮为原料,PEG为溶剂,金属氢氧化物为缩合剂进行Aldol缩合反应,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酮;所述的PEG为PEG200、PEG400、PEG6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EG溶剂的用量为柠檬醛质量的5-15倍;
得到的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在酸催化下进行环化反应,合成得到甲基紫罗兰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基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以柠檬醛和丁酮为原料,PEG为溶剂,金属氢氧化物为缩合剂,温度为0-60℃下进行Aldol缩合反应,反应0.5-4h;反应毕,采用不与PEG相溶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回收含碱的PEG溶液用于套用,得到的萃取层为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反应液;
2)步骤1)得到的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反应液在酸催化、40-80℃下进行环化反应1-4h,反应毕,水洗、脱溶、精馏,得到甲基紫罗兰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氢氧化物为LiOH、NaOH、KOH、CsOH、Ba(OH)2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氢氧化物与柠檬醛的投料摩尔比为0.1-2:1。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醛与丁酮的投料摩尔比为1:2-2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合反应中,柠檬醛以滴加方式加入,滴加时间不超过反应时间的一半;所述的环化反应中,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反应液以滴加方式加入,滴加时间不超过反应时间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与PEG相溶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其使用量为柠檬醛质量的5-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化反应中,所述的酸为硫酸、磷酸、盐酸或硝酸,其使用量为柠檬醛摩尔量的0.1-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3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