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机器鱼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23994.9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李申堂;王成才;成小彬;戴磊;肖琳;何宇帆;张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陈姗姗 |
| 地址: | 572427 海南省陵水县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机器鱼,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头部的前端具有细长的尖端结构,头部的外表面为流线型结构;躯干部包括鱼皮和推进系统,鱼皮的整体形状为流线型结构,鱼皮上沿其长轴线方向并列分布有多个沟槽,推进系统驱动所述躯干部摆动以实现仿生机器鱼在水下的移动;尾部包括尾鳍支架和尾鳍。本发明的仿生机器鱼降低了游动时的流体阻力,工作可靠,仿生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当今的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 Vehicle,AUV)已经成为人类进行海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平。近年来,随着人类对鱼类游动机理认识的不断探索和相关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一种采用鱼体仿生推进机理的水下潜器应运而生,为研制高效率、高机动性、低噪音和易隐蔽的水下航行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机器鱼是一种利用鱼类游动机理实现推进的水下潜器,装配各种微小型传感器,利用先进的控制和通讯手段,可以构成一套类似鱼体结构的,可以游动的传感器。装有不同传感器的机器鱼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并实现低噪音运动。技术一旦成熟,机器鱼将在复杂环境的水下作业、海洋监测、海洋生物观察、军事侦察及排雷、布雷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现阶段的机器鱼在减阻效果和仿生效果上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现阶段仿生鱼鱼皮多采用硅胶皮蒙覆结构,对鱼皮具体结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致使现阶段的仿生鱼鱼皮普遍存在下水后易变形、鱼体摆动时,鱼皮对其摆动效果影响大等缺陷。
其次,推进系统存在动力不足、仿生程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机器鱼,该仿生机器鱼减阻效果好、仿生程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仿生机器鱼,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头部的前端具有细长的尖端结构,头部的外表面为流线型结构;躯干部包括鱼皮和推进系统,鱼皮包裹在推进系统的外部;鱼皮的整体形状为流线型结构,鱼皮上沿其长轴线方向并列分布有多个沟槽,使鱼皮形成柔性伸缩结构;推进系统驱动躯干部摆动以实现仿生机器鱼在水下的移动;尾部包括尾鳍支架和尾鳍,尾鳍支架一端与躯干部相连接,尾鳍支架另一端安装有尾鳍。
进一步的,头部的内部设有容纳搭载模块的空腔,空腔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空腔的两侧面为弧形面。空腔也为流线形结构,空腔顶面和底面的平面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部件的布局设置,也有助于设置装配螺钉孔。
进一步的,头部与所述躯干部之间依次设置有密封圈、防水垫和防水盖板,防水垫的形状与头部靠近躯干部的端面的形状一致,防水盖板上设置有控制线引出孔和安装连接件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头部后半部分的顶端安装有背鳍,头部后半部分的两侧对称的安装有胸鳍。在仿生机器鱼的头部设置背鳍安装槽和胸鳍安装槽,背鳍和胸鳍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安装槽内,设置背鳍和胸鳍,利于保持仿生机器鱼的平衡,使仿生机器鱼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直立,避免其发生侧翻,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将尖端结构与头部的后部相连接的部分为过渡段,过渡段的上部和下部为弧形面,过渡段的两侧为对称布置的扁平面。过渡段的上部和下部为圆弧形流线型结构,左右脸颊为扁平面结构,进一步的减小前进的阻力。
进一步的,鱼皮上的沟槽为围绕所述鱼皮的侧壁首尾相接的环形沟槽。鱼体在摆动时,鱼皮的一侧被拉伸,鱼皮的另一侧被压缩,沟槽在鱼皮的周向上形成完整的环,拉伸变形和压缩变形的补偿点规整一致,鱼皮的拉开和压缩只需要很小的力就能实现,且不需要克服鱼皮的大幅度弹性变形产生的阻力,避免了鱼皮对仿生鱼游动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心式压电驱动仿生蝌蚪及其工作方式
- 下一篇:沙发(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