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3532.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324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综合 带电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内设有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横向后伸机构上,横向后伸机构包括支撑红外热像仪的伸展臂、与伸展臂滑动配合的翻转支架、与翻转支架铰接的基座,基座固定设置在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内,翻转支架连接翻转驱动组件,翻转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支架上下旋转,伸展臂连接直线驱动组件,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伸展臂沿翻转支架直线滑动。通过上述方案,红外热像仪从车尾门伸出车外,维持了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原有结构,避免在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顶部开设供红外热像仪向上伸出车外的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力设备检测用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数量和类型种类不断扩大,对应的巡检项目、试验方法也不断增加,大大加强了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传统的巡检方式逐渐暴露出明显缺陷,如人为因素多、工作量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巡检记录信息化程度低、试验仪器过多及部分性能不理想等,另外,传统的手持式成像检测带电检测设备较难检测设备顶部成像特性。
针对开展带电测试工作面临仪器设备相对分散,试验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研发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能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科学地实施标准化带电检测工作流程,安全、快捷地完成相关带电检测项目,加强工作流程中环节质控,并采用智能分析模块即时分析带电检测数据,集约化、信息化、流程化带电检测工作,为及时掌握电网设备运行工况安全运行提供了装备上的保障。
授权公告号为CN 203020140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包括驾驶室、工作舱、安装在工作舱内的车载设备,所述工作舱内设置有防静电PVC地板,所述工作舱分为车载设备测试区、设备存储区,所述车载设备包括固定式红外热像仪、油介损测试仪、局部放电测试仪,其中,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固定在车厢内部的升降杆上,升降杆将所述固定式红外热像仪伸出车顶进行检测。上述实用新型综合利用车辆空间,提供现场带电检测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及附件,搭建可实现无线通讯、报表打印等功能的移动办公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使红外热像仪向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尾门伸出,以维持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现有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其内设有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在横向后伸机构上,横向后伸机构包括支撑红外热像仪的伸展臂、与伸展臂滑动配合的翻转支架、与翻转支架铰接的基座,基座固定设置在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内,翻转支架连接翻转驱动组件,翻转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支架上下旋转,伸展臂连接直线驱动组件,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伸展臂沿翻转支架直线滑动。
所述红外热像仪位于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尾部,接近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尾门。
初始状态,即未使用时,红外热像仪平放在车内。使用时,车上人员在车内将车尾门打开,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伸展臂沿翻转支架直线滑动,该直线滑动为向车后方滑动,红外热像仪滑出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开始工作。
翻转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支架向上旋转,或向下旋转。人员在车内,翻转支架向上旋转,红外热像仪的显示屏面向车内人员。若驻车检测,人员在车外,翻转支架向下旋转,红外热像仪的显示屏面向车外人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既可在车内使用红外热像仪,也可在车外使用。红外热像仪从车尾门(车尾门为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原有结构)伸出车外,维持了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原有结构,避免在电力设备综合带电检测车的顶部开设通孔,供红外热像仪向上伸出车外。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蜗杆、通过连接杆与蜗杆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主动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翻转支架与基座的铰接处设有与蜗杆配合的蜗轮。第一主动锥形齿轮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锥形齿轮旋转,第一主动锥形齿轮驱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第一锥形齿轮驱动蜗杆旋转,蜗杆驱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翻转支架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