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19664.2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2;G01B5/20;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囡囡;邹秋爽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孔 柱段 紧固件 容纳孔 凹部 定位凹部 位置度 待测零件 检测装置 销轴孔 有效地 种检测 检测 穿入 孔壁 应用 | ||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柱段(10),所述第一柱段(10)上设置有定位凹部(11),当所述第一柱段(10)穿入至待测零件的待测孔内预定深度时,判断所述第一柱段(10)的定位凹部(11)与所述待测孔的孔壁的凹部(1)之间形成的容纳孔是否能使紧固件通过,若所述紧固件能够通过所述容纳孔,则确定所述待测孔的所述凹部(1)的位置度合格,若所述紧固件不能够通过所述容纳孔,则确定所述待测孔的所述凹部(1)的位置度不合格,所述定位凹部(11)为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柱段(10)的轴线,所述待测孔包括第一待测孔和第二待测孔,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所述第一待测孔配合的第一定位槽(111)和与所述第二待测孔配合的第二定位槽(112),所述第一定位槽(1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12)的轴线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柱段(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定位槽(111)与所述第一柱段(10)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定位槽(112)与所述第一柱段(10)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距离,所述第二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1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柱段(20),所述第二柱段(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柱段(10)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柱段(2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柱段(10)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段(10)与所述第二柱段(20)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止挡部(30),所述止挡部(30)设置在所述第一柱段(10)与所述第二柱段(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30)为环形止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段(10)的自由端和/或所述第二柱段(20)的自由端设置有圆角(40)。
8.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对待测零件的待测孔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柱段(10)穿入至待测孔内预定深度;
判断第一柱段(10)的定位凹部(11)与所述待测孔的孔壁的凹部(1)之间形成的容纳孔是否能使紧固件通过;
若所述紧固件能够通过所述容纳孔,则确定所述待测孔的所述凹部(1)的位置度合格,若所述紧固件不能够通过所述容纳孔,则确定所述待测孔的所述凹部(1)的位置度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6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