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17227.7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6747001B 公开(公告)日: 2019-11-08
发明(设计)人: 汪海龙;刘国威;韩甲兴;陆珺;朱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C04B28/04;C04B28/14;E01C7/14;E01C7/1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李艳;许亦琳
地址: 200942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透水路面 重量份 制备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钢渣 干料 水泥 混凝土技术领域 面层混凝土 每立方米 系统整体 粗集料 透水率 石屑 施工 和面 混凝土
【说明书】:

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透水路面系统,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包括干料和水,所述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40~160重量份,石屑180~200重量份,粗集料1400~1600重量份;每立方基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360kg,再生粗骨料850~1300kg,钢渣205~820kg,水138~152kg;每立方米的面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400kg,再生粗骨料144~716kg,钢渣1025~1845kg,水143~157kg。所述透水路面系统整体上具有适宜的强度,且使用7个月后,透水率仍为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稳定碎石(以下简称水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4%-5%,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3.5-4.5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目前钢渣透水混凝土采用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面层构成透水路面系统。但是仅采用碎石垫层缺乏一定的刚度,对整个透水系统的支撑度不高,不能起到良好的承接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包括干料和水,所述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40~160重量份,石屑180~200重量份,粗集料1400~1600重量份;每立方基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360kg,再生粗骨料850~1300kg,钢渣205~820kg,水138~152kg;每立方米的面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400kg,再生粗骨料144~716kg,钢渣1025~1845kg,水143~157kg。

水泥稳定碎石制备时,所述原料中除水以外的干料组分先进行计量混合,再与水混合搅拌,进行挤压成型,即可制备获得所述水泥稳定碎石。所述水的加入量为适量。优选地,所述水为自来水。

优选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水泥为符合GB 175-2007要求的P.O 42.5级水泥或钢渣无熟料水泥。所述钢渣无熟料水泥,28d强度为37.6Mpa,其组份为脱硫石膏15wt%,钢渣粉10wt%,再生骨料微粉30wt%,矿渣粉45wt%。

优选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石屑为一定粒径范围内的连续级配石屑,关于连续级配中粒级的具体标准可参考JGJ 52-2006黄沙石子标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经验,选取与所需粒径范围相近的标准作为参照。

优选地,所述石屑的粒径尺寸≤5mm,含泥量≤3wt%,泥块含量≤1wt%。

优选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尺寸5~20mm。

优选地,所述粗集料包括钢渣和再生粗骨料,以粗集料的总体积为基础计,所述钢渣的体积百分比为60~90%,所述再生粗骨料的体积百分比为10~40%。

优选地,所述钢渣为符合GB/T 24175-2009的稳定性合格的钢渣,且钢渣游离氧化钙含量<3%,按GB/T 1346-2011进行沸煮法安定性试验合格。所述钢渣可购自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