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7227.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龙;刘国威;韩甲兴;陆珺;朱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C04B28/14;E01C7/14;E01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艳;许亦琳 |
地址: | 2009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路面 重量份 制备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钢渣 干料 水泥 混凝土技术领域 面层混凝土 每立方米 系统整体 粗集料 透水率 石屑 施工 和面 混凝土 | ||
1.一种透水路面系统,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包括干料和水,所述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 140~160重量份,石屑 180~200重量份,粗集料 1400~1600重量份;每立方基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 360kg,再生粗骨料850~1300kg,钢渣 205~820kg,水138~152kg;每立方米的面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 400kg,再生粗骨料144~716kg,钢渣 1025~1845kg,水143~157kg;
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尺寸5~20mm;
所述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中,所述再生粗骨料为符合GB/T 25177-2010 要求的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所述基层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尺寸是5~19mm;所述面层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尺寸是5~10mm;所述钢渣为符合GB/T 24175-2009的稳定性合格的钢渣,且钢渣游离氧化钙含量<3%,按GB/T 1346-2011进行沸煮法安定性试验合格;所述基层混凝土中钢渣的粒径尺寸是3~15mm;所述面层混凝土中钢渣的粒径尺寸是3~10mm;
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粗集料包括钢渣和再生粗骨料,以粗集料的总体积为基础计,所述钢渣的体积百分比为60~90%,所述再生粗骨料的体积百分比为10~40%;所述钢渣的粒径尺寸是5~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和面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中,所述水泥为符合GB 175-2007要求的P.O 42.5级水泥或钢渣无熟料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石屑的粒径尺寸≤5 mm,含泥量≤3wt%,泥块含量≤1 wt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中还含有碎石,以粗集料的总体积为基础计,所述钢渣的体积百分比为60~90%,所述再生粗骨料的体积百分比为10~40%,所述碎石的体积百分比≤15%,上述三种组分之和满足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为符合GB/T 24175-2009的稳定性合格的钢渣,且钢渣游离氧化钙含量<3%,按GB/T 1346-2011进行沸煮法安定性试验合格;所述再生粗骨料为符合GB/T 25177-2010要求的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当含有碎石时,所述碎石为符合JGJ 52-2006要求的碎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将水泥稳定碎石制备原料中的干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量后,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混合,再加入水后均匀搅拌;对即将施工的地方进行湿润,然后将拌合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凝胶料倒入施工处,开始摊铺,找平,碾压,获得水泥稳定碎石;(2)在水泥稳定碎石开始摊铺时,按照配比称量基层混凝土制备原料中的再生粗骨料和钢渣,先加适量水浇湿;将所得的再生粗骨料和钢渣,放入搅拌机,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放入水泥,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拌合好得基层混凝土凝胶料;在碾压过的水泥稳定碎石上直接放拌合好的基层混凝土凝胶料、摊铺、找平、碾压,获得基层混凝土;(3)在基层混凝土开始摊铺时,按照配比称量面层混凝土制备原料中的再生粗骨料和钢渣,先加适量水浇湿;将所得的再生粗骨料和钢渣,放入搅拌机,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放入水泥,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拌合好得面层混凝土凝胶料;在碾压过的基层混凝土上直接放拌合好的面层混凝土凝胶料、摊铺、找平、碾压,获得面层混凝土;(4)施工完成后,立即覆盖,养护。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水路面系统,在城市及道路建设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冶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72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