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润滑回路的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5340.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珉;林于涵;邱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润滑 回路 减速 | ||
一种具有润滑回路的减速机,包含有:壳体,内环设有内齿;摆线轮,设于壳体外周面并布设外齿,其啮合内齿,摆线轮形成第一容置槽及第一孔;传动板,突出第一、二凸部,第一凸部设置于第一容置槽,传动板具有第二孔;输入轴,穿设于第一孔和第二孔,具有被套设在第一孔的偏心部。输出组件,枢设于壳体内,具有容设第二凸部的第二容置槽,具有第一、二回流通道,第一回流通道连通第二容置槽,第二回流通道连通第一回流通道。从而,润滑油将受到挤压而流进第二回流通道再回流至第一回流通道,让润滑油流动增强润滑减速机构件且减少润滑油堆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摆线式减速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润滑回路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需求的蓬勃发展,机器人工业的重要性也是与日俱增。在机器人工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减速机所需的润滑问题,迫切性也相形提高。减速机是运用齿轮配置来达成让输出转速较输入转速低、输出扭矩较输入扭矩高的一种动力装置。已知如美国第8403789B2号专利公报为一种减速机构,其运用摆线式减速结构(cycloidal drive)和欧单联轴结构(Oldham shaft coupling)的组合达成减速及双边输出的功效。又如日本第2011-64219A号专利,也是公开一种摆线式减速装置,也同样达成减速效果。不过,前述现有技术都没有对于润滑结构的设计,经过长时间的运作之后,填装在减速机构中的润滑油容易堆积在部分缝隙中,而使构件之间的润滑功效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回路的减速机,其可增强润滑油的润滑减速机构件的效果。
因此,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润滑回路的减速机,包含有:一壳体,内周面环设一内齿;一摆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该摆线轮外周面布设一外齿,该外齿啮合该内齿,该摆线轮于侧面形成一第一容置槽,该摆线轮中间部分具有一第一孔;一传动板,其外周面朝外突出一第一凸部和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该传动板中间部分具有一第二孔;一输入轴,穿设于该第一孔和该第二孔内,该输入轴中段向外突出一偏心部,该偏心部被套设在该第一孔,带动该摆线轮;以及一输出组件,枢设于该壳体内,该输出组件与该摆线轮之间设置该传动板,该输出组件具有一第二容置槽,该第二容置槽容设该第二凸部;该输出组件具有一第一回流通道和一第二回流通道,该第一回流通道连通该第二容置槽,该第二回流通道连通该第一回流通道。
从而,位于该第二容置槽内润滑油将会在该第二凸部移动时受到该第二凸部的挤压而流进该第二回流通道,再从该第一回流通道流出至该第二容置槽,让润滑油流动来增强润滑减速机构件的功效,且减少润滑油堆积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套管套设在该壳体,且在该套管和该输出组件之间更设有一油封。从而防止漏油。
还可以让该输出组件形成一第三容置槽,该第三容置槽分别连通该第一回流通道和该第二回流通道。还有一端塞,塞入该第三容置槽,方便用户移动该端塞来观察润滑油情况或填充润滑油。
或者,让该端塞具有一开放油室和一第三回流通道,该开放油室连通该第一回流通道,该第三回流通道连通该开放油室和该第二回流通道。
有另一种方式为该第三容置槽呈环形,当该第一回流通道和该第二回流通道数量为多个时,该第三容置槽与各该第一回流通道、该第二回流通道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沿图4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输出组件部分剖视及端塞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