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5235.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电极 覆盖绝缘层 第二电极 电容变量 触摸 侧向 第一电极 边缘场 变化量 桥接线 信噪比 总电容 触控 绝缘 制作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该触控电极仅在第二电极(12)上覆盖绝缘层(13),而第一电极(11)上并不覆盖绝缘层,在保证了桥接线(112)与第二电极(12)绝缘的同时,还能够在触摸时同时产生侧向电容变量和边缘场电容变量,进而使得触摸时的总电容变化量增大,信噪比提升,触控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触控面板(Touch panel)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界面,其在使用上更直接、更人性化。将触控面板与平面显示装置整合在一起,形成触控显示装置,能够使平面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可通过手指、触控笔等执行输入,操作更加直观、简便。
触控显示面板依感应技术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目前主流的触控技术为电容式,其中电容式又分为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目前市场上的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主要为互电容式,互电容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多点触控。触控显示面板根据结构不同可划分为:触控电路覆盖于液晶盒上式(On Cell),触控电路内嵌在液晶盒内式(In Cell)、以及外挂式。其中,In Cell式具有成本低、超薄、和窄边框的优点,主要应用在高端触控产品中,但由于In cell式触控技术工艺难度较大,信号干扰等因素,其灵敏度较差。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触控显示面板仍为外挂式,外挂式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但缺点是成本高,产品超薄化受限制。On Cell式集成了外挂式和In cell式的优点,既能提高灵敏度又能降低面板厚度。
现有技术中,O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第一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s,ITO)层、覆盖第一ITO层的绝缘层、以及设于绝缘层上的桥接层,所述第一ITO层形成有多个驱动电极、以及多个感应电极,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同层的ITO连接线连接到一起,所述多个驱动电极通过位于桥接层上的桥接线经由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连接到一起,在这种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绝缘层完全覆盖除过孔区域之外第一ITO层,触控时,总电容改变较小,导致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信噪比不高,触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电极,能够提升触控面板的信噪比,改善触控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能够提升触控面板的信噪比,改善触控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包括: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电极以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电极;
所述多条第一电极和多条第二电极同层设置,每一条第一电极均被所述多条第二电极分隔成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子电极,同一条第一电极上相邻第一子电极通过跨越该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的第二电极的桥接线电性连接到一起;
所述多条第二电极上覆盖有绝缘层,所述桥接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分隔。
每一条第二电极均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子电极、以及串联各个第二子电极的多条连接线;
所述第二子电极与第一子电极交错排列,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桥接线绝缘交叉。
所述第二子电极与第一子电极的形状均为矩形。
所述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桥接线、以及连接线的材料均为氧化铟锡。
所述第一电极为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感应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