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5235.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电极 覆盖绝缘层 第二电极 电容变量 触摸 侧向 第一电极 边缘场 变化量 桥接线 信噪比 总电容 触控 绝缘 制作 保证 | ||
1.一种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电极(11)以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电极(12);
所述多条第一电极(11)和多条第二电极(12)同层设置,每一条第一电极(11)均被所述多条第二电极(12)分隔成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子电极(111),同一条第一电极(11)上相邻第一子电极(111)通过跨越该两个第一子电极(111)之间的第二电极(12)的桥接线(112)电性连接到一起;
所述多条第二电极(12)上覆盖有绝缘层(13),所述桥接线(112)通过所述绝缘层(13)与所述第二电极(12)绝缘分隔;
所述绝缘层(13)仅覆盖多条第二电极(12)而不覆盖多条第一电极(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第二电极(12)均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子电极(121)、以及串联各个第二子电极(121)的多条连接线(122);
所述第二子电极(121)与第一子电极(111)交错排列,所述连接线(122)与所述桥接线(112)绝缘交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21)与第一子电极(111)的形状均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21)、第一子电极(111)、桥接线(112)、以及连接线(122)的材料均为氧化铟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1)为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电极(12)为感应电极。
6.一种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基板(10),在所述基板(10)上沉积并图案化导电材料,得到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电极(11)以及相互平行间隔排列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电极(12),每一条第一电极(11)均被所述多条第二电极(12)分隔成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子电极(111);
步骤2、在所述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以及基板(10)上沉积绝缘材料,对所述绝缘材料进行图案化,去除第一电极(11)以及基板(10)上绝缘材料,得到覆盖于所述第二电极(12)上的绝缘层(13);
步骤3、在各个位于同一条第一电极(11)上的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之间制作桥接线(112),所述桥接线(112)跨越各个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之间的第二电极(12)将各个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电性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桥接线(112)通过所述绝缘层(13)与所述第二电极(12)绝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条第二电极(12)均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子电极(121)、以及串联各个第二子电极(121)的多条连接线(122);
所述第二子电极(121)与第一子电极(111)交错排列,所述连接线(122)与所述桥接线(112)绝缘交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21)与第一子电极(111)的形状均为矩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极(121)、第一子电极(111)、桥接线(112)、以及连接线(122)的材料均为氧化铟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1)为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电极(12)为感应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2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