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14378.7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3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志;韩佳兴;郭帅亮;钟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浠娟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胶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胶机,包括控制器、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的第二驱组件,所述滑架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点胶组件。本发明的点胶机能及时检测点胶后的点胶量并反馈给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精细定量点胶,生产效率和点胶质量相对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设备,尤其是一种点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微电子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是微电子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微电子封装不但影响着集成电路本身的机械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和光性能,还会影响其可靠性和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整机系统的小型化、可靠性和成本。
点胶过程是完成微电子封装的重要步骤之一,这一过程通常依靠点胶机来实现。传统的点胶机通常只能实现常规的点胶功能,如公开号为CN1014227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屏樽口点胶机,包括工作台、点胶台板、夹装玻璃的玻璃夹具和控制主机,所述工作台具有主体和竖向(Z向)安装在主体上的竖向框架,所述点胶台板位于工作台主体上,所述玻璃夹具安装在所述点胶台板上,所述点胶机还具有点胶装置和控制所述点胶装置移动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传动的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竖向框架上,所述点胶装置安装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点胶装置和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主机相连。该点胶机只能实现常规的点胶功能,不能及时反馈点胶效果,而需要人工进行检测,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此外,该点胶机采用的是常规的点胶组件,对出胶量的控制较为粗放,点胶质量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点胶机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和点胶质量相对较高的点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胶机,包括控制器、底座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平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的第二驱组件,所述滑架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滑动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点胶组件,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所述点胶组件的工作时序通过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点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上的步进电机和胶筒、滑动连接在所述胶筒内的活塞杆、与所述步进电机传动连接的第四滚珠丝杆以及与所述第四滚珠丝杆配合的第四丝杆螺母,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四滚珠丝杆平行布置,所述第四丝杆螺母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胶筒包括筒体和针头,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相互同轴的凸柱和凸环,所述凸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的穿孔,且所述凸柱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段,所述凸环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段,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段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段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段,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针头的内孔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为一体成型的HDPP筒体,且所述筒体上一体连接有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的加胶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