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索冲击实验机构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3823.8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兵;张中伟;倪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机构自动控制 冲击实验 冲击试验 实验过程 人机显示界面 数据准确度 人员看守 实时查看 试验 记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行绳索冲击试验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绳索冲击实验机构自动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冲击试验的数据准确度,通过人机显示界面实时查看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整个实验过程无需人员看守和操作,使用简单方便,大大减低试验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的绳索冲击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绳索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张拉部件,常被用来拉结固定物体。为了保障绳索在受到意外强大张力或拉力而断裂,需要对绳索的张拉进行测试,以避免巨大的工程事故。
在现有的技术中,绳索冲击试验主要依靠人为来执行和控制,操作不方便,使得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行绳索冲击试验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绳索冲击实验机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搭建绳索冲击实验机构,该绳索冲击实验机构包括支架,在支架上由下至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冲击板、重物及起吊机构,起吊机构与重物间通过插销电机驱动的电动插销机构的插入及拔出实现相互联结及相互脱开,由起吊驱动机构驱动起吊机构上下移动,待测试的绳索的一端连接绳索驱动机构,另一端绕经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固定架上的滑轮组后,再绕经冲击板上的滑轮,最后与滑轮固定架连接固定,绳索驱动机构通过绳索驱动冲击板上下移动,插销电机、起吊驱动机构、绳索驱动机构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控制单元还连接用于检测起吊机构是否接近重物的接近开关、用于检测电动插销机构是否插入到位的插销插入到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电动插销机构是否拔出到位的插销拔出到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起吊机构是否上升到位的重物拉起到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重物是否下降到位的重物释放到位接近开关以及用于检测冲击板是否到位的绳索拉起到位接近开关;
第二步、判断重物释放到位接近开关是否有信号输出及重物拉起到位接近开关是否无信号输出,若是,则进入第三步,若否,则进行故障处理;
第三步、起吊驱动机构驱动起吊机构下降接近重物,直至接近开关有信号输出,此时,电动插销机构通过插入动作将起吊机构与重物相联结,直至插销插入到位接近开关有信号输出;
第四步、起吊驱动机构驱动起吊机构及重物上升,直至重物拉起到位接近开关有信号输出,判断重物释放到位接近开关是否有信号输出,若有,则进行故障处理,若没有,则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绳索驱动机构通过绳索带动冲击板上升,直至绳索拉起到位接近开关有信号输出;
第六步、电动插销机构通过拔出动作将起吊机构与重物相脱开,至插销拔出到位接近开关有信号输出后,重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冲击连接在冲击板上的绳索,由控制单元记录完成一次绳索冲击试验。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步中,通过时间计数器T1记录电动插销机构进行插入动作的时间,若在时间计数器T1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一后,所述插销插入到位接近开关仍没有信号输出,则进行故障处理;
在所述第四步中,通过时间计数器T2记录起吊驱动机构驱动起吊机构及重物上升的时间,若在时间计数器T2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二后,所述重物拉起到位接近开关仍没有信号输出,则进行故障处理;
在所述第五步中,通过时间计数器T3记录绳索驱动机构带动冲击板上升的时间,若在时间计数器T3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三后,所述绳索拉起到位接近开关仍没有信号输出,则进行故障处理;
在所述第六步中,通过时间计数器T4记录所述电动插销机构进行拔出动作的时间,若在时间计数器T4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四后,所述插销拔出到位接近开关仍没有信号输出,则进行故障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3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