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冷却式注塑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2260.0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7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曾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桶 冷却筒 导向桶 注塑成型装置 弧形单元 成型模具 动力活塞 同步冷却 动力管 环形板 活塞板 活塞杆 冷却液 上端 底端 下端 冷却 注塑成型设备 成型产品 不均匀 质量差 侧壁 压簧 连通 | ||
本发明属于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冷却式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导向桶,导向桶内设有活塞桶,活塞桶的底端与导向桶的底端之间设有压簧,导向桶的下部连通有多根动力管,动力管内设有动力活塞,动力活塞的端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桶内设有第一冷却筒,第一冷却筒上端与活塞桶上端通过环形板连接,第一冷却筒的下端与活塞桶的底部有缝隙,活塞桶内有冷却液;第一冷却筒内设有活塞板,活塞板上放置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外还套设有包括多个弧形单元的第二冷却筒,第二冷却筒的侧壁下端与环形板接触,弧形单元内充满冷却液,弧形单元的外侧均有活塞杆与其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注塑成型装置在冷却时冷却不均匀,导致成型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冷却式注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将塑料熔融体注入至模具内,再对其进行冷却成型的成型工艺,其中,冷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步骤。现有的注塑成型装置通常包括模具和注射储料装置,为了便于冷却,加强冷却效果,通常于模具的侧壁内设置空腔,用于注入冷却液。
进行注塑冷却成型时,先将空腔注满冷却液,再将塑料熔融体注入至模具内,进行冷却成型。然而,采用此种形式进行冷却成型会存在以下问题:先注入至模具内的塑料熔融体进入至空腔的底部,其液面沿着模具内壁上升,即先注入的塑料熔融体会先与模具侧壁接触,先得到冷却,而塑料熔融体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就导致下方塑料与模具侧壁之间形成缝隙,而在后注入的塑料熔融体会流入至该缝隙中,将缝隙填充,继续冷却成型。然而,对于在后注入的塑料熔融体,在冷却收缩与模具侧壁之间形成缝隙时,上方不再有塑料熔融体来进行补充,导致其与模具侧壁之间的缝隙较大,因此,形成成型产品上下不均匀的情况,产品质量差。
当然,也有的企业选择先将塑料熔融体注入至模具内,再将冷却液注入至空腔内。但同样的道理,冷却液注入至空腔内后,冷却液的液面是沿模具的侧壁从下至上逐渐上升的,也就是在注入冷却液的过程中,位于下部的塑料熔融体还是会先被冷却,收缩成型,上部的塑料熔融体会进入至下方的缝隙中进行填补,但上部熔融体自身收缩时无法得到类似的填补,因此,会导致上下不均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同步冷却式注塑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注塑成型装置在冷却时冷却不均匀,从而导致成型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同步冷却式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导向桶,导向桶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导向桶内设有活塞桶,活塞桶的底端与第一限位环上端相抵,且活塞桶的底端与导向桶的底端之间设有多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簧,导向桶的下部连通有多根动力管,多根动力管内均设有动力活塞,动力活塞的外侧端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桶内设有第一冷却筒,第一冷却筒的侧壁上端与活塞桶的侧壁上端之间通过环形板连接,第一冷却筒的下端与活塞桶的底部之间有连通第一冷却筒内侧和第一冷却筒外侧的缝隙,活塞桶内有冷却液,第一冷却筒外侧的冷却液液面与环形板接触;第一冷却筒内设有第二限位环和活塞板,活塞板的下端与第二限位环的上端相抵,活塞板上放置有装有塑料熔融体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的外壁下部与第一冷却筒的内壁接触;成型模具外还套设有第二冷却筒,第二冷却筒的侧壁下端与环形板接触,第二冷却筒包括多个分隔的弧形单元,每个弧形单元均为中空,且充满冷却液,每个弧形单元的外侧均有一根活塞杆与其连接。
本方案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为:导向桶用来对活塞桶导向,且可以通过对活塞桶的导向而达到改变动力管内的压力,从而实现对弧形单元向内的推动动作。第一限位环可避免活塞桶在成型模具及其内部的塑料熔融体的压力下向下运动至活塞桶的底部,而导致动力管与外界相通。压簧可以在成型模具移走时,对活塞桶进行复位,从而反向改变动力管内的压力,实现对弧形单元向外的拉动动作。此处的活塞桶是指可以起到活塞作用的桶,其可沿导向桶内壁滑动,且可以将导向桶密封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孔机及钻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替加环素中间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