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9139.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凤;郑凌;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喆;刘铁生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血管 程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保证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计算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血管分割图像,血管分割图像为对肿瘤包绕血管的医学图像进行血管分割得到的图像;根据血管分割图像中分割出的血管点识别出血管的血管轮廓;通过遍历血管轮廓上的点,以及与所述点前后相邻的且在血管轮廓上的两个点,确定血管与肿瘤粘连的点;通过遍历血管轮廓上的点确定血管轮廓的轮廓长度,并通过遍历血管与肿瘤粘连的点确定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长度;根据轮廓长度和所述包绕长度,计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本发明适用于确定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速、全面而准确地对临床常见的肿瘤做出诊断,并对肿瘤和其周围血管的关系做出评估,尤其是确定出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对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肿瘤和血管有较好的相关性,被肿瘤推移的重要血管主要呈现两种改变:一种是血管平滑移位,血管轮廓光滑柔和;另一种是肿瘤与血管交界不规则,血管狭窄。手术中发现:如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显示相应血管与肿瘤无粘连或轻度粘连,肿瘤可完整从血管上分离,则认为肿瘤未侵蚀血管;若CTA显示血管与肿瘤明显粘连,甚至被肿瘤包裹,肿瘤与血管分离困难,则认为肿瘤侵蚀血管。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结合CTA检查结果,对术前进行评估、确定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侵袭性胸腺瘤、肿瘤、肾癌等肿瘤切除手术前,评价肿瘤对周围血管的浸润、侵入和包绕情况对临床十分有意义。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方式估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即主要由医生大概估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由医生一层层观察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然而,通过人工方式估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会造成测量的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的工作量较大,导致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效率较低,且无法对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进行定量测量,从而无法为手术方法、手术入路等提供准确依据,且无法为手术前切除肿瘤的难易程度、手术风险和手术效果的评估提供准确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确定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方式估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效率较低,且无法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进行定量测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血管分割图像,所述血管分割图像为对肿瘤包绕血管的医学图像进行血管分割得到的图像;
根据所述血管分割图像中分割出的血管点分别识别出血管的血管轮廓;
通过遍历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以及与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前后相邻的且在所述血管轮廓上的两个点,确定血管与肿瘤粘连的点;
通过遍历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确定所述血管轮廓的轮廓长度,并通过遍历所述血管与肿瘤粘连的点确定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长度;
根据所述轮廓长度和所述包绕长度,计算肿瘤包绕血管的包绕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遍历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以及与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前后相邻的且在所述血管轮廓上的两个点,确定血管与肿瘤粘连的点包括:
通过遍历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以及与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前后相邻的且在所述血管轮廓上的两个点,确定用于判断血管是否与肿瘤粘连的直线;
确定与所述血管轮廓上的点相邻的且在所述直线上的点是否为肿瘤上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